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2008年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9-16  
     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小麦部分)

    

    2008/09年度美国小麦及各小麦品种的供需数据维持不变。所有小麦的农场平均价格预估区间缩小了20美分,为每蒲式耳6.70美元到7.80美元。全球优质小麦供应吃紧,这将会支持国内农场价格。

    2008/09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6.763亿吨,比上个月上调了550万吨。欧盟27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产量增幅大于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哈萨克的产量降幅。欧盟27国小麦产量数据上调了400万吨,因为收获结果显示小麦单产高于预期,尤其是德国小麦。俄罗斯小麦产量数据上调300万吨,乌克兰数据上调250万吨,因为播种面积和单产提高。阿根廷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00万吨,因为天气过于干燥,导致小麦播种面积减少。而且干燥天气继续影响小麦生长,尤其是北部地区。澳大利亚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300万吨,因为八月份天气干燥,导致单产潜力下降,尤其是西澳洲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一些地区。哈萨克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80万吨,因为初期收获结果显示夏季干燥天气导致部分地区的春小麦单产下降。巴西和加拿大小麦产量数据分别上调了40万吨。

    2008/09年度全球小麦进口和出口数据上调,主要原因是饲料小麦供应提高,小麦饲料用量预期增加。韩国和菲律宾的小麦进口数据分别上调了50万吨,以色列上调了40万吨。这些国家的小麦饲料用量数据上调了相似的幅度,因为饲料小麦价格更有竞争力,致使玉米饲料用量减少。欧盟27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低质小麦供应提高,这也会提振小麦饲料和出口用量。

    欧盟27国小麦出口数据上调了250万吨,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上调了50万吨。加拿大小麦出口数据上调了50万吨。不过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的出口数据分别下调了100万吨,哈萨克下调了60万吨。这些降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国家的增幅。

    2008/09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370万吨,达到了1.399亿吨,这将比上年增长2140万吨。

    

    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粗粮部分)

    

    2008/09年度美国饲粮供应数据下调,因为玉米产量数据调低。美国农业部本月将玉米产量数据下调了2.16亿蒲式耳,为121亿蒲式耳,原因是单产数据调低。单产预计为152.3蒲式耳,比上月下调了2.7蒲式耳,原因是八月份期间玉米种植带大部分地区天气干燥。饲料和其它用量数据下调了1亿蒲式耳,因为高粱饲料用量上调,其它用量数据调低,以及价格预期上涨。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了1.15亿蒲式耳。玉米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5.00美元到6.00美元,比上个月上调了10美分。

    2008/09年度美国高粱产量数据上调了1600万蒲式耳,原因是单产数据上调了2.4蒲式耳/英亩。饲料和其它用量数据上调了1000万蒲式耳,因为供应提高。高粱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600万蒲式耳。高粱农场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4.45美元到5.45美元,上调了5美分。大麦和燕麦价格预估均下调。

    2008/09年度全球粗粮产量数据下调了420万吨。前苏联大麦和燕麦产量数据上调,中加和墨西哥玉米产量数据上调,加拿大玉米、大麦和燕麦数据上调,这些增幅大于美国和阿根廷的玉米产量数据下调以及澳大利亚大麦产量数据下调造成的影响。根据收获结果,本月俄罗斯大麦产量数据上调了300万吨,乌克兰大麦产量数据上调了50万吨。中国玉米产量数据上调了300万吨,因为大部分产区夏季期间降雨充足,支持了玉米生长。加拿大粗粮产量数据上调了120万吨,与政府最新的预测相一致。阿根廷玉米产量数据下调了30万吨,因为大豆种植效益提高,政府的出口政策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致使农户的玉米种植积极性下降。澳大利亚大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00万吨,因为八月份主产区天气干燥。墨西哥玉米产量数据上调了100万吨,因为夏季降雨良好,改善了大部分地区产量前景。其它方面的调整包括菲律宾玉米产量数据下调了80万吨,欧盟27国玉米产量数据下调了40万吨。

    2008/09年度全球粗粮进口、出口和饲料用量数据均下调,原因是玉米供应吃紧,小麦饲料用量提高。欧盟27国和墨西哥的玉米进口数据分别下调了100万吨,而韩国、以色列、加拿大和柬埔寨的进口数据同样下调。阿根廷玉米出口数据下调了200万吨,乌克兰出口数据下调了50万吨。

    全球玉米饲料用量数据下调了360万吨,因为阿根廷、以色列、韩国、菲律宾、乌克兰和美国的降幅大于中国和南非的增幅。玉米饲料用量数据下调,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被大麦饲料用量增幅所抵消。但是谷物饲料用量高于上个月的预测,原因是全球小麦饲料用量数据上调了470万吨。

    2008/09年度全球粗粮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320万吨,主要原因是全球大麦库存数据上调了440万吨。全球大麦期末库存将创下三年来的最高水平。高粱和燕麦库存数据同样略微上调,这提振了粗粮期末库存总量,抵消了玉米库存数据下调240万吨。

    

    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大米部分)

    2008/09年度美国大米产量预计为2.069亿英担,比上月上调了一个百分点,原因是播种面积提高。收获面积预计为292.4万英亩,上调了4.5万英亩。平均单产预计为7076磅/英亩,比上月下调了40磅。长粒大米产量预计为1.573亿英担,比上个月上调了两个百分点,而中粒和短粒大米产量预计为4960万英担,下调了两个百分点。美国农业部的产量数据反映了截止到9月1日的调查数据,因而并不能完全反映飓风Gustav对美湾沿海地区造成的影响。

    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29日发布的大米库存报告,2008/09年度美国大米期初库存数据下调不足一个百分点,为2940万英担。大米进口数据上调100万英担,达到创纪录的2550万英担。长粒大米进口数据上调至创纪录的1900万英担,中粒和短粒大米进口数据维持在650万英担。大米进口预计为1.1亿英担,与上个月的预测相一致,但比上年增长2%。长粒大米出口数据上调至8640万英担,中粒和短粒大米进口下调至2350万英担。2008/09年度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2590万英担,比上月上调了15%。

    所有大米平均农场价格预计为每英担15.75美元到16.75美元,比上个月上调了0.75美元,相比之下,2007/08年度调整后的价格为12.80美元。长粒大米的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15.00-16.00美元,比上个月上调了0.70美元,相比之下,上年为12.50美元。中粒和短粒大米农场价格预计为每英担19.50美元到20.50美元,比上个月上调了1.50美元,调整后2007/08年度价格为13.80美元。

    2008/0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用量和贸易数据上调,而期末库存数据下调。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32亿吨,比上个月上调了120万吨,主要原因是印度、巴基斯坦和泰国的产量数据上调,这些增幅在一定程度上被菲律宾的产量降幅所抵消。菲律宾产量数据下调,原因是平均单产和加工率下降。

    包括孟加拉和印度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大米用量数据上调。全球大米进口数据上调,主要原因是孟加拉和菲律宾的进口数据上调。

    2008/09年度泰国大米出口数据上调了50万吨,为950万吨。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8040万吨,下调了30万吨,但是比上年增长310万吨。

    

    

    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油籽部分)

    

    2008/09年度美国油籽产量预计为8820万吨,下调了90万吨,原因是大豆产量降幅仅在一定程度上被花生和棉籽产量增幅所抵消。大豆产量预计为29.34亿蒲式耳,下调了3900万蒲式耳,因为单产数据下调,尤其是东部玉米种植带。大豆加工数据下调了3000万蒲式耳,原因是国内豆粕用量以及出口预期大幅减少。大豆出口和期末库存数据维持不变。

    2007/08年度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大豆加工数据下调,出口和期末库存数据上调。大豆出口预计达到创纪录的11.55亿蒲式耳。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500万蒲式耳,为1.4亿蒲式耳。2007/08年度豆油库存数据下调,原因是产量减少。

    2008/09年度美国大豆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式耳11.60-13.10美元,上调了10美分。豆粕价格预估维持不变,仍为每短吨330-390美元。豆油价格预估下调了2美分,为每磅52-56美分。

    2008/09年度全球油籽产量预计为4.178亿吨,比上月上调了170万吨。海外产量数据上调了260万吨,为3.296亿吨。全球大豆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2.38亿吨,比上年增长9%。阿根廷大豆产量数据上调至创纪录的5050万吨,原因是播种面积提高。中国大豆产量数据上调了50万吨,为1650万吨,原因是单产提高。

    全球油菜籽产量数据上调120万吨,为5340万吨,比上年增长11%。加拿大、欧盟和白俄罗斯油菜籽产量数据上调。其它方面的调整包括,中国花生产量数据上调,巴基斯坦棉籽产量数据下调。

    2008/09年度全球油籽库存数据上调了300万吨,为6040万吨,主要原因是加拿大油菜籽库存数据上调,南美和中国大豆库存数据上调。中国07/08年度大豆进口数据上调至创纪录的3650万吨。

    

    9月份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棉花部分)

    

    2008/09年度美国棉花供应数据下调,用量数据下调,这导致期末库存数据略微上调。期初库存数据下调的原因在于07/08年度供需数据的调整。根据9月1日的作物状况,本月2008/09年度棉花产量数据略微上调。国内纺织用量数据维持不变。棉花出口数据下调了50万吨,为1450万吨,原因是全球进口需求数据下调。期末库存预计为490万包,上调30万包,相当于总用量的26%。2008/09年度棉花平均价格预计为每磅57美分到69美分,比上个月下调了3美分。

    全球棉花产量数据维持不变,本月2008/09年度全球用量和贸易数据下调,这导致期末库存数据上调。印度棉花产量数据上调,但被巴基斯坦和苏丹产量增幅所抵消。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棉花用量数据下调,原因是全球经济条件恶化,对纺织品需求造成影响。因而,棉花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130万包,为5230万包。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报告,本月2007/08年度美国棉花出口数据下调。根据美国调查统计局发布的07/08年度期末库存初步数据,本月美国棉花期末库存数据下调。2007/08年度全球棉花供需数据的调整包括,根据中国方面的数据调整,本月中国产量和期末库存数据上调了120万包。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