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讯网9月5日召开的专题研讨会现场,嘉宾的观点分成两派。代表外资加工业的一方认为,外资对近年中国大豆油脂产业和期货的发展举足轻重;代表内资豆企的一方认为外资对国内大豆产业的围剿甚为严重。
针锋相对的背后,蕴含的是投资者对国内大豆产业的忧虑与关注,而《指导意见》的出台将为产业格局带来新的变化。
《指导意见》既对我国大豆加工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也对发展和完善大豆期货市场提出了具体意见,鼓励并引导大豆生产、贸易、加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
引导企业套期保值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为保障中国大豆产业安全,国家将大力发展和完善大豆期货市场,鼓励和引导大豆生产、贸易、加工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分析人士认为,这将大大提高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参与期货并进行套期保值的热情。
据北京期货商会执行会长王化栋介绍,由于大豆期货是国内商品期货中的成熟品种,当前套期保值的参与度比较高。“压榨企业参与度较高,尤其是外资和大型企业大都参与了套期保值。”
与外资相比,国内企业参与期货保值的程度相对较低。有外资背景的加工企业和贸易商均参与国内外两个期货市场,因为进口是从美国或从南美,既可通过CBOT交易市场锁定价格,也可在大商所保值。而内资企业不能参与境外保值交易,所以只能锁住一头,而且在国内想参与期货交易需要严格的审批。
“作为国有企业,经营亏损是正常的,管理者不会因为这个丢掉乌纱帽,但如果参与期货亏损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所以国有企业没法去也不愿意去参与套期保值。”王化栋直言,这种情况说明国有企业考核和经营机制都不合理。
《指导意见》出台后,政府将会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参与套期保值交易的相关政策,适当扩大大豆交割库点的范围。“从这一点来看,今后大豆、油脂期货交易将更活跃。”大连商品交易所北京发展与服务部主任姚磊预计,今后企业参与套期保值的意愿会提高,对改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促进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表示,《指导意见》不仅号召企业套期保值,还会进一步推出细则,“有了细则,就能彻底解决国有企业体制问题,民营企业也就可以放心参与套期保值了。”
保护内资豆企
国内大豆产业现状的确不容乐观。早些时候,中国丰产大豆,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但这一局面在1996年悄然改变。这一年后,我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而且大豆进口依存度与日俱增。
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1042万吨,到2007年,大豆进口量高达3082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7%。而大豆进口依存度也从2000年的48.1%增至2007年的78.7%。内资企业压榨能力和实际压榨量也不断萎缩。2007年内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产能为4900万吨,比2000年的90%下降了26个百分点;实际大豆压榨量1768万吨,比2000年的91%下降3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外资在大豆收购、储存和运输方面的产业链条日益完整,并在国际大豆贸易中获得优势定价权。外资企业压榨量也从9%快速提高到目前的48%。
由于近年跨国粮商大举进军国内大豆行业,豆制品和油脂价格一路飙升。王化栋告诉记者,目前日加工能力1000吨以下的小型油脂加工厂多半处于倒闭、停产或半停产状态,部分企业为追求效益,选择沿海地区建设大型大豆油脂加工厂,使产能严重过剩。
大豆产业发展已经困难重重,这个时候发改委出台《指导意见》意义重大。王化栋认为,《指导意见》提出将严格控制大豆油脂加工项目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把产能控制在合理规模范围之内,这对改变行业现状意义重大。
在王化栋看来,竞争市场不应该存在垄断,《指导意见》正是在反垄断。“我觉得从经济学原理看,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学界还是美国的经济学界,都应该认同这个基本观点。如果说一个产业出现了垄断,那么这个产业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由于国内豆企实力有限,仅靠自由竞争,国内企业绝非外资对手,这样竞争下去国内企业就扛不住了,所以现在政府对它进行保护是应该的。”北京中期期货公司总经理母润昌表示,美国和其他的发达国家也有很多类似的保护措施。
提升企业风控能力
“为什么2004年大豆风波后,许多外资企业扩张了,而很多内资豆企倒闭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内资企业没有进行风险管理。”常清说,真正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会对期货、期权和金融衍生品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不少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不参与期货进行保值的重要原因,正是缺少风险管理意识。
大豆加工行业如何赚钱?答案是利用期货来锁定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价格。
“加工费锁住了,就赚到该赚的钱了。”常清认为,导致豆企对期货管理的风险不够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体制原因,比如说各个省市的大豆加工厂,规模很小,还是沿用过去的思维进行大豆加工,并没有考虑到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保值,有的企业担心亏损了不好做账;第二个原因是观念跟不上,不能正确认识利用期货保值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巨大作用;第三个原因是不尊重市场规律,自认为对行情的判断正确。
事实上,外资豆企也非常重视利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嘉吉投资有限公司就大量参与大连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交易,“作为一家贸易生产商,我们公司主要利用期货保值,有效控制风险。”该公司业务发展总监黄菊辉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