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前国内豆油备货不温不火,卖方提价止损意愿仍遇阻
进入9月份,国际商品期货盘面的加速下挫,明显抑制现货商节前备货豆油的意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棕榈油价格近期持续领跌国内油脂市场,目前港口24度精棕油分销报价跌破7000元/吨,对豆油等传统食用油形成较大的比价压力。而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储备系统自2007年11月1日迄今,分批集中采购了超过80万吨的进口豆油,宏观政策环境对粮油市场价格的监管,也是抑制市场中长线做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周二,大连商品交易所(DCE)豆油0901主力合约盘中振荡下行,早盘低开于8330元/吨,下午盘中一度升至8500元/吨;不过,受空头打压的影响,豆油主力合约未能守住8400元/吨的下行支撑,市场看空氛围依旧弥漫。JCI综合资讯认为,近期国际商品市场投机热的退潮,直接影响国内进口植物油、籽的采购成本水平,而随着国产秋收油料季节性上市高峰的临近,中长期我国豆油市场仍将面临宽幅振荡、总体下行的调整压力。
二,国内油脂库存充裕,居民消费趋于理性
据海关总署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7月份进口豆油16.7万吨,同比减少17.12%。今年1—7月份中国共进口豆油146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10.01%。中国1—7月进口481万吨食用油,同比增加12.7%。中国7月进口73万吨食用油,同比增加28%。8月份,国内进口大豆预估数据400万吨,9月份,我国进口大豆到货量仍比较庞大,预计到港总量至少在320万吨左右。虽然10月份国内新豆才能大量上市,但是由于进口充足,豆油供应量依然非常可观。当前,目前港口棕榈油再次接近50万吨,而且24度棕榈油成交价格在7300元/吨,价差过大,也会拉低豆油的成交价格。进入10月份以后,不仅国产大豆、豆油上市,葵花油、棉油、花生油等秋季油脂产品也将纷纷上市,届时国内油脂市场还可能面临季节性压力。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数据,预计2008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650万吨,较上年1300万吨增长350万吨,增幅26.93%。与市场供应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双节需求市场低迷,价格的持续下挫,已经让贸易商和油厂蒙受巨额损失。双节过后,终端居民消费储备充足,国内油脂市场消费还将再度陷入长期低迷之中,因此豆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一时难以改观,豆油价格有望继续维持振荡回落行情。
三,宏观调控预期增强,大豆产业面临变局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大豆加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油脂加工能力过剩、内资比重偏低、原料对外依存度过高等严重问题,影响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各地区要指导大豆加工业健康有序发展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通知中指出,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大豆油脂加工基地、促进大豆生产和增加国产大豆的消费和市场占有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和对收购国产大豆的加工企业的扶植。大豆对外贸易依存程度的降低对于保护国内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抵御国际垄断价格及市场价格异动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油脂价格波动将会趋于理性。不过油脂价格经过持续下跌,前期囤货贸易商和油厂大多遭受巨大损失。随着价格的下跌,风险逐渐释放,豆油下跌空间已经有限。而由于国内大豆种植成本的上升,和2008/2009年度的国际大豆供应仍趋偏紧,因此不可过分看空后市。
四,CBOT豆油期货市场重挫,进口毛油降价打压油市人气
本周二亚洲电子盘中,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主力0812合约跌破48.0美分/磅的下行支撑,跌至2007年12月份以来的盘中新低。近一个月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高位大幅下挫,引发全球范围内对商品市场投机泡沫破灭的转市担忧,同样牵连到大豆、豆油等农产品期货的走势。本周二,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主力0810合约盘中跌至101.74美元/桶的关键位,创下近五个月来的最低。按照目前美盘豆油期价折算,今年10月至12月船期的进口南美毛豆油,到中国港口的完税成本约合9000元/吨-9150元/吨,而在一个月前进口毛油折算成本高达10000元/吨,累计下跌幅度9%左右。中国海关最新公布的进口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期间,国内总共进口豆油1,467,808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0%;与此同时,进口大豆总量达到2073万吨大豆,同比增加22.8%。商务部近日调低了对8月份大豆、豆油进口的预估值,主要因为国内豆油价格跌幅明显,大豆加工企业的压榨需求低迷。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处于弱势振荡的转市通道,无论期货还是现货交易商的看空心理日益加重,这对豆油价格走势带来较大的下跌压力。随着上周五美盘CBOT豆油期货合约破位下行,后期我国进口毛豆油到港成本明显趋降,而结合商务部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的预测信息,大豆、豆油的进口到港供应仍趋集中,预计国内豆油市场短期尚难摆脱“熊市”振荡的疲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