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销双方长期僵持,大豆行情表现疲软。本周以来,国内大豆现货市场整体表现疲软,购销双方皆表现出了长时间离市的迟钝状态。主产区黑龙江大豆市场大豆交投行为稀少,部分手中依然握有陈豆的贸易商仍在观望之中,且进一步收购意愿不高,因此产区市场购销气氛长期处于僵持之中。有消息称局部产区的农户有卖粮的计划,但是由于市场上无人收购,因此余粮始终无法出手。而在南方销区,大豆市场也呈现弱态,商品豆价格受到需求的限制仍有调整的要求,贸易商不断下调报价以试探采购方的心理来不断刺激出货。而对于新豆收购价格,尽管种植成本大幅增长,但产区市场仍然表现出了谨慎的观望,主要是因为今年黑龙江大豆产量大幅提高,因此对于今年的开秤价格,市场的预期值集中在3.60元/公斤-4.20元/公斤,没有高过去年开秤价格太多(2007年秋季的开秤价格为4.20元/公斤)。
二、进口大豆增加,国内市场压力有增无减。目前国内进口的大豆和植物油数量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对于国内大豆和油脂的现货市场形成较大的压力。据数据显示,我国7月份进口大豆350万吨,1-7月累计进口大豆207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2.8%,植物油7月进口73万吨,1-7月进口48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7%,是历史上大豆和植物油进口最多的年份。据商务部的进口预告,8月份大豆进口到港数量将达到337万吨,进口的势头仍然未减。大量进口大豆和油脂已经形成港口的较多积压,这也是国内大豆及豆油市场表现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
三、天气对大豆产量影响值得关注。黑龙江大部分产区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期间经历了一次较长时间的无雨期,干旱对于处于结荚期的大豆不利,即使在后期持续的降雨也使得局部产区的大豆单产难以避免减产的局面。同时,近期黑龙江将遭遇一股冷空气侵袭,将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使得市场对于早霜的担忧加重。
四、政策对大豆市场的影响。在关注天气的同时,上周发改委出台了《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扶持大豆产业发展,《意见》认为,大豆加工业是整个大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产业引导,促进大豆加工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建立引导大豆有序进口的安全保障机制、大豆商业周转储备制度以及发展和完善大豆期货市场等12项措施,市场各方对此作出了积极评价。
五、国际大豆市场走势宽幅振荡。上调以来,隔夜CBOT大豆期价持续受到周边市场及美国中西部作物带降雨的利空影响而下跌。随着飓风如期而至的降雨彻底结束了美盘大豆持续两周的反弹走势,目前期价已跌至1200美分附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价位已达到了前期横盘的支撑点,面对紧张的期末库存水平,2008年美国新作大豆产量的不确定性以及下周可能出现的早霜依然带来潜在支撑(上周五,CBOT大豆市场收盘大幅下跌,因为全球经济问题引起商品市场掀起了抛售热潮,多种因素引发大豆市场出现抛售恐慌情绪。美元走强,美国失业人数大幅提高,原油期货继续下挫,这些均给商品市场构成了利空压力)。根据最新消息,下周,中西部作物带西部地区整体气温料持续低于正常水平,低温预计影响作物成熟进度;9月9号与9月15号美国中西部地区可能将有两次遭霜威胁,不过由于气温不会太低,对作物有威胁,但不至于对作物产生严重的破坏。
当前大豆市场仍缺乏实质性的利多,备受关注的USDA9月12日的月度报告预期利空的可能偏大,目前天气因素相对而言还是有利于提高大豆单产。而美元是另一个决定商品价格的长期因素。受益于油价下滑和市场对美国以外主要国家经济的担忧,美元指数已升至10个月高点。美元的走强对于商品市场来说具有明显利空压力,因此总体来看在外围市场和基本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CBOT大豆期价近期难免宽幅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