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人民币不存在大规模贬值风险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9-08  
     2008年7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触及6.8048的低点后,形势似乎发生了变化,美元兑人民币一路升值到6.8808左右。我们认为,人民币并不存在大规模的贬值风险,在今后的很长时间人民币汇率将苦练“蹦床”内功,上下波动的频度、幅度将成为新的焦点。

    首先,我们认为8月上半月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贬值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同期美元走强,而从国内来看,一方面由于国际油价回落,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因此以大幅升值抑制通胀似无必要。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在担忧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经济下滑的风险。在通胀前景不明,信贷控制与高利率难以放松的前提下,保持贸易收支的稳定将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加之人民币上半年已升值了6.4%,下半年的升值放缓也在情理之中。

    同时,鉴于近期外汇管理、信贷管制等政策的变化,我们判断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更多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而无论从国内因素还是国际环境来看,人民币均不存在大规模的贬值风险。

    从国内看,在提高出口退税政策、信贷额度增加后,我国的出口企业有望保持投资、生产的稳定性,维持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会对贸易顺差稳定起到积极影响。由于对出口受结汇管理更细致、通货膨胀可控,对境内居民而言,不存在大量购汇需求,也不会形成、蔓延美元对人民币的“货币替代”效应。此外我国金融机构相对健康,外债规模较小,在2008年3月约3926亿美元,为2007年GDP的10.5%左右。而国际储备高达1.68万亿美元,约为3月外债余额的4倍多。

    从国际来看,虽然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一定的金融动荡,但考虑到目前主要亚洲国家大多积累了一定国际储备,东亚国家也加强了货币合作,因“羊群效应”产生的经济区域内资本大量流出的系统性风险并不显著。

    与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相比,我们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外汇管理条例的修订,在北京、上海进行的本外币兑换业务的试点这类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制度性因素。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如下特点:第一,参与外汇交易主体的多样化,如非金融机构可以为个人提供结售汇业务,这将提高大型外贸企业的外汇使用效率,也拓宽了国内居民购汇渠道,有助于活跃国内的外汇市场;第二,企业持有外汇的自主化,其可自由保有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外汇收入,以此可以减少我国外汇占款增多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并提高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第三,加强了对资金流动的跨境监管,如强调交易单证的真实性、外汇收支的一致性,加强对资本项目外汇及结汇资金的管理,应当按照有关主管部门及外汇管理机关批准的用途使用,外汇管理机关有权对资本项目外汇及结汇资金使用和账户变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四,对可能的危机进行未雨绸缪的管理,如规定国际收支出现或者可能出现严重失衡,以及国民经济出现或者可能出现严重危机时,国家可以对国际收支采取必要的保障、控制等措施。

    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新变化将更多地为本国经济稳定增长服务,既体现了抑制热钱的目的,也为人民币双边波动保护外贸行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