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盘中一度跌至每桶105美元左右,比起7月份创下的147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下跌的幅度和速度令人出乎意料。9月3日,"古斯塔夫"飓风警报解除,恶劣天气对墨西哥湾产油和炼油设施造成的破坏远远小于预期,长期以来支撑油价上涨的天气因素反倒成为近期油价下跌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深层原因,左右油价涨跌的基础因素始终是供需关系的变化。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认为,全球经济下滑刚刚开始,信贷危机的影响仍将继续,随着全球经济降温,石油、金属等价格有可能回落。
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增速仅为0.9%,在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高涨的油价确实抑制了原油需求。美联储3日公布的美国经济增长步伐仍然缓慢的调查结果,更是增加了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悲观情绪,进而带来了原油价格将继续回落的可能。
近期国际油价快速大幅下跌,国内宏观经济也在按预期的调控轨道发展。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6.3%的涨幅令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有所缓解。这些因素使能源价格改革又成为热议话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认为,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改革不必等待国际油价回落"相机而动",关键是要尽快解决价格机制问题,把燃油税加到成品油价格组成内容上,让价格确实反映资源性产品的稀缺程度。
周大地坦言,国际油价涨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测油价走势就必然要看全球经济态势,目前各方关于经济发展的趋势尚且存在多种观点,对未来油价的判断就更无一致答案了。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3.3%,大大高于预期,考虑到目前的经济数据和未知的突发因素,油价是上涨还是回落谁也无法准确判断,因此没有必要按照国际油价的行情来进行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目前,政府对石化行业的财政补贴既不符合公平原则,也不利于产业调整,近50%的原油进口依存度使得中国成品油价格不能长期背离国际市场。
事实上,呼吁成品油价格改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中国早已明确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制定了石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目的是逐步理顺价格关系,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能源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专家认为,成品油价格改革的目标在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成品油价格不调整,市场供应难以得到保障,若调整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又会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影响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政府来说,首要目标仍要坚持实现物价基本稳定、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在考虑到让市场决定价格的同时抑制物价,缓解企业生产成本过快上涨,减小对社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