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锐减 成最大进口国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作为大豆净出口国最高时年出口量超过100万吨,达144万吨。而从1996年开始,我国大豆产量由原来的第一跌至第四。
从1995年开始至2002年,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豆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出口量则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从数据上看,2002年进口的1394万吨大豆数量,已接近国内大豆的生产量。据中国海关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2074万吨,这一年国内大豆进口量首次超过国内产量。同时来自美国农业部的资料显示,2002~2003年度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首次超过欧盟跃居世界第一。
从2004年起,中国大豆加工业几乎全面亏损,国际粮商乘势进入,毫不费力地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并完成了从贸易商到实业家的转变。当年,国内企业高价采购大豆,但随后大豆价格一路狂跌,大量进口企业倒闭。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上升,2004年2022万吨、2005年的数字是2659万吨、2006年则为2826万吨。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高达3082万吨,比2000年的1042万吨增加1.95倍,年均增长了16.7%。
一系列的数字显示,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已经成为我国大豆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先前的预测,2008年我国大豆产量将达到1750万吨,较2007年增长470万吨,增幅达到37%。而有统计数据称,国产大豆目前只占有约30%的市场,并且比例仍在不断下降,保护粮食安全,已成了刻不容缓的工作。
四大粮商抢滩中国市场
此后,中国作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丧失了议价能力。一致的看法是,过于依赖进口,是中国丧失议价权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外资在美国和南美的大豆收购、储存和运输上拥有完整链条,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加工业布局,使其可以高效、低成本的进入油脂加工市场,并且在国际大豆贸易中具有优势定价权。
目前,我国现有90家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中,有64家具有外资背景,实际加工能力超过5000万吨占国内的85%。而控制着中国进口80%货源的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集团、嘉吉集团和路易达孚已先后在我国各地布局,抢占市场。
2005年7月,邦吉公司控股了山东三维;2005年11月,嘉吉公司开始在东莞、南通等地新建工厂;莱宝集团亦先后收购了重庆涪陵、山东龙口两家压榨企业;2006年12月,丰益国际收购了嘉里粮油公司的全部股份,同时收购美国ADM公司持有的益海集团的全部股份。合并后,新集团旗下大豆压榨企业达到12家,日精炼油脂能力将超过1.3万吨,年精炼各种油脂能力将超过400万吨,占国内市场约14.3%的产能,成为我国市场上最大的油脂油料企业集团。
目前国内食用油市场上金龙鱼、鲁花等一批耳熟能详的食用油都被外资控制,内资在国内大豆市场的占有率在逐年下滑,国内大豆产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据媒体公开报道,"丰益嘉里系"的金龙鱼是外资美国嘉吉集团100%控股,而鲁花则有51%的股权操控在民营资本手上,另外丰益占股25%,中粮占股24%,福临门虽然是100%中粮控股,但是"中粮系"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贸易进口对象仍是美国ADM,"丰益嘉里系"独占中国食用油近50%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能与国际巨鳄对抗的仅存中粮集团与九三油脂,而九三油脂同样频频传出即将被收购的消息。
资料
大豆原产于我国
大豆属于蝶形花科,大豆属。别名黄豆。我国许多古书上曾称大豆为菽,《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西晋杜预对菽字注释:"菽,大豆也";秦汉以后就以豆字代替菽字了。大豆原产于我国,据推算,我国种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欧美各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很短,大约在19世纪后期才从我国传去。本世纪30年代,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国。
现在我国大豆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河北、山西中北部,陕西北部及西北各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