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是高品质大豆的生产基地,素有“中国大豆之乡”的美誉。据该市主管农业技术生产的负责人介绍,去年海伦市的大豆种植面积200万亩,平均亩产300斤/亩,所产大豆含油率达22%,蛋白含量高达45%,但官方统计今年该地区大豆种植面积131万亩。而从考察团的实际调研看,由于大豆价格上涨刺激,当地豆农种植积极性比较高,一些新增耕地种植了大豆,今年的实际种植面积相比去年,减少不多。由于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引导有效,狠抓粮食生产,主攻作物高产难关,今年大豆的单产有可能会提高。就当前该市大豆种植示范区的作物生长情况看,400斤/亩的单产指标已基本攻克。另外,让人欣喜的是,在周遍地区出现轻微干旱的情况下,海伦市降水一直比较充沛,若后期无异常天气,预计今年总产有望达到24万吨。
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大豆种植地,今年的大豆种植面积为1000万亩。该地区大豆单产略低,预计为270斤/亩,但相比去年亩产不足200斤的歉收年景,今年单产将会大幅提高。虽然前期该地区出现伏旱的不利天气,但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旱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该地区大豆苗情良好,结荚密集,近日出现的降水也大大缓解了西部地区的旱情。
据该市农委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的农业潜能尚有50%未能发挥出来,主要是受无法展开大机器作业、小农生产结构以及劳动力人口外流等因素制约。不过,当地政府的相关引导已经取得初步成果:通过科技推广的强化、开展农村合作社建设、发展定单农业等措施,未来大豆产量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这次考察中,各地普遍反映大豆综合种植成本较去年有所提高。农恳方面除包地费用不变外,农资、机械、柴油及电力等成本均较去年大幅提高,各地市的状况也基本相同。尽管每亩大豆获得国家补贴55元/亩左右,但大豆平均种植成本较去年上涨50—70元/亩不等,达到200—270元/亩。人力成本由于各地情况不同,无法估算,但该项费用较去年是有增无减。
目前,各地大豆市场供应不存在问题,余粮都在当地的农民和贸易商手中,足以维持到新粮上市阶段。受近期大豆价格走低的影响,此前惜售较重的农民出货速度有所加快。当前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除最终的实际产量外,还有即将到来的“两节”能否有效拉动需求。市场人士表示,种植成本提高使豆农收益预期和开秤价提高在所难免,但可能迎来的丰收年景令价格难以出现去年的大幅上涨行情,很有可能大幅振荡。初步预期,今年大豆价格开秤价在1.8—2.0元/斤,届时购销双方的博弈将会更加激烈,价格很可能展开“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