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豆市压力依然沉重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8-28  
     在经过7月份的大幅下跌之后,近期国内外大豆价格出现了止跌反弹势头,国内大豆主力合约期价重新回到了4300元/吨以上,但对于后期大豆价格的走势,当前市场普遍感到较为迷茫,如看多者把整个7月份的下跌看作是豆价几年大牛市的回调,认为后市大豆还有可能继续冲高,而看跌者则认为同前期市场的情况相比,无论是市场的外部环境还是大豆本身的供需状况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现阶段市场的反弹是对前期这波下跌的修正,后期豆价仍有可能下跌。笔者认为,虽然长期来看大豆的走势仍不明朗,整个商品市场的牛市是否结束也要做进一步观察,但从中期走势来看,特别是年底之前的几个月,大豆应该还是维持弱势局面,期价在反弹结束后仍有可能继续下探。

    首先,从宏观环境来看,美元反弹的势头有望继续延续,全球的大宗商品价格仍将承压。分析这波国内外大宗商品的下跌,在很大程度上同美元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美元的走势除了同美国的经济状况有关,也同欧元区的经济有关。从美国的情况来看,6月份美国贸易赤字意外减少给美元带来了支撑,美国商务部公布的6月贸易赤字意外减少至567.7亿美元,比5月份减少24.3亿美元,资金项目净流入增加也使得美元表现强势,美国财政部报告美国6月资本净流入为511亿美元,远高于5月份的123亿美元。而从欧元区的经济来看,据8月14日公布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比前一季度下降0.2%,这是自1995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欧元区经济首次环比出现负增长。这表明欧元区经济逐渐受到美国经济的影响也开始陷入困境,这也有助于美元出现反弹,而美元的反弹无疑将对包括大豆在内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压力。

    其次,从大豆本身的需求来看,由于油脂产品价格出现回落,大豆需求也逐步陷入低迷。从近期现货市场的情况来看,当前黑龙江各大油厂继续停收,只有少数油厂少量收购大豆以补充库存。产区大豆收购价格基本维持稳定。尽管南方贸易商对产区大豆询价增多,但并未有收购意愿,使总体成交不大。而农民手中存货不多,其惜售心理严重,在产区贸易商收购价格偏低的情形下,实际成交受到进一步限制。在销区,食品豆销售价格有所回落,成交较少,且一些贸易商恐慌心态明显,低价刺激成交,但人们买涨不买跌心理的存在,使成交未得到实现,于是导致市场大豆价格继续走软。

    第三,从天气的情况来看,中美两个大豆主产区天气总体保持良好,这也将给大豆市场带来压力。尽管最近部分产区出现干燥天气,对大豆生长不利,不过当前总体上大豆长势依然良好。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一期作物生长报告显示,美豆当前的优良率达到了61%,高于去年同期的55%,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国内大豆也长势良好,黑龙江受到干旱的威胁并不大。据有关机构对黑龙江主产区的调查,当前大豆植株的普遍高度为60—70厘米,前期水分吸收充沛的个别植株高度达到80厘米。结荚层普遍达到10—13层,结荚个数达到31—36个/株。本年度单产有望达到311斤/亩,总产有望达到995.1万吨,较上一农业年度增产307万吨,增幅将达47.5%。

    第四,从季节性供应的角度来讲,随着时间逐渐推移,中美两国的新豆也将逐步上市,市场将会出现一个供应高峰,这对大豆价格的上涨较为不利。按照惯例,到了9月中旬,部分地区的早熟品种就将开始上市,加上今年大豆整体增产格局已定,供需双方看空心理严重。另外,国内东北地区大豆压榨企业收购依旧迟滞,大多数企业维持观望态度,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对于大豆近期走势也形成了较大压力。

    此外,库存依然巨大,对价格的持续反弹也形成了压力。虽然随着油粕价格的逐渐回落,油厂压榨利润逐渐减少,但进口大豆不见减少。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7月份进口大豆350.31万吨,同比提高15.68%。今年1-7月份中国共进口大豆2073.35万吨,比去年同期提高22.82%。这使得现货市场大豆的压力依然沉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同当前国内压榨市场的格局有关。经过前几年的行业洗牌之后,当前国内压榨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外企业巨头的天下,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垄断了大豆产供销的整个产业链,包括南美在内的大豆出口基本上都出自这些巨头之手,因此,高价进口大豆对于这些企业巨头来说只是实现利润转移的一个手段,企业进口大豆的步伐不会因为压榨出现亏损而减缓,也就是说国内进口大豆高库存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当前国内各港口的进口大豆库存仍然高达345万吨,虽然在牛市阶段这些库存对大豆价格上涨的压力比较有限,但是在下跌过程当中这些库存仍有可能对大豆价格形成较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长期来看大豆的走势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短期内市场面临的压力依然难以回避,市场在近期还有可能继续下探寻求支撑,甚至有望创出本轮调整的新低。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