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两大因素困扰反弹受阻 油脂"三剑客"再现跌停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8-27  
      昨日,油脂"三剑客"-大连豆油、棕榈油和郑州菜籽油期货再度出现跌停。分析人士称,因市场供应充足,且期价经过一周反弹之后,油脂相关压榨企业走出前期亏损状态,引发套保盘介入从而打压价格。尽管"双节"即将到来可能拉动需求,但在消费欠旺现实下,供应面宽松局面将继续压制油脂期货反弹高度。

    油料油脂集体大跌

    尽管因天气因素导致隔夜CBOT大豆和豆油出现不同程度上扬,但昨日国内豆类期货却大幅下挫。其中油脂期货成为重灾区,大连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三大油脂期货再度出现跌停,此举也意味着油脂期货一周的反弹宣告结束。

    截至收市,大连豆油主力0901合约下挫464元,收报9024元/吨,盘中一度封住跌停板价位9014元/吨;而棕榈油和菜籽油主力合约则同时封住跌停直至收盘。其中,棕榈油主力0901合约下挫390元,至7410元/吨报收,跌幅高达5%;郑州菜籽油主力0901合约下挫504元,至9546元/吨的跌停板价位收盘,跌幅达5.01%。

    一位农产品资深人士指出,昨日油脂期货集体大挫来自两大因素,其一是棕榈油行业会议传来利空,其二,经过持续反弹,油脂压榨企业利润开始显现,保值需求再现。

    在本周一吉隆坡举行的棕榈油行业会议上,马来西亚分析师Dorab Mistry表示,2008年全球植物油需求为400万吨,而供应则为545万吨,多数供应过剩将出现在今年下半年。与此同时,船运调查机构周一公布的马来西亚8月1日-25日棕榈油出口预估数据令人失望。船运调查机构SGS和ITS均预估出口为114万吨,低于许多贸易商之前预估的115-120万吨。黑龙江天琪期货农产品分析师认为,供应过剩的担忧导致油脂期货大幅下挫,并成为压制其反弹高度的重要因素。

    两大因素困扰

    继美元波动影响商品价格之后,业内人士指出,油脂行业供应过剩和企业保值盘压力两大因素,可能成为下半年相关油脂品种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业内人士介绍,进入2008年以来,进口油脂油料的较大利润,刺激国内油脂进口商不断加大进口量,导致我国上半年油脂油料进口数量比上年增加20%以上。而油菜籽由于播种面积增加,产量比上年也有10%的增长,国内油脂供应短时间内极为充足。

    与此同时,基金在油脂品种上的撤退而引发价格不断走低,压榨企业前期出现亏损。CFTC截止8月19日的持仓数据显示,在豆油上,基金多头净持仓已经减少到7577手,净多比例下降到2.96%,这是2006年2月21日以来的最低持仓比例。

    然而,在经历上周反弹过后,油脂企业开始走出前期亏损窘态。江苏一家压榨企业销售人士告诉记者,"上周豆油价格大幅上扬,进口大豆压榨利润大约提高200元/吨,目前盈利在100-250元/吨之间,开始逐渐走出前期的亏损阴影"。分析人士认为,这也意味着在当前价格水平下,豆油期货价格稍有上涨,就可能有保值盘主动介入,从而压制期价走高。

    来自现货市场消息,昨日国内油脂现货报价稳中有跌。其中,黑龙江地区四级豆油集中出厂报价在9600元/吨-9700元/吨。现货商向记者反映,在连续上涨后,"双节"备货并未拉动市场需求,需求不旺仍制约着价格上涨空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