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产区购销市场较为冷清,有价无市状态明显。随着2007/2008市场年度即将结束,产区现货市场显得较为冷清,几乎达到了“无人问津”的程度,截至8月25日,产区油用大豆平均采购价格仅为每吨(下同)4063元,较上月同期下滑近20%,食用大豆的平均收购价格为4293元,目前黑龙江产区只有四家油厂维持收购,除集贤油厂报4400元外,其余三家油厂的报价仅在4000元左右,且在目前价位基本没有成交。如此低的采购价格可以反映出目前油厂的状态,虽然近两日油、粕的销售价格有所回升,但仍较上月同期下跌19.97%和8.72%。而目前油厂所用的大豆原料多是前期采购的高价库存,因此导致当前油厂压榨利润的理论均值仍亏损近500元,这也许就是目前油厂收购大豆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其二,国内现货压力有望缓解,需求将逐步改善。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国内豆类市场的企稳及至反弹也将从豆油、豆粕现货开始。首先,油厂因当前压榨亏损严重,大都采取停工、限产策略,这些做法有助于降低企业豆粕、豆油库存压力,稳定市场价格水平。其次,为平抑粮油价格、确保奥运期间国内供应稳定,中国今年上半年直接进口的豆油数量大幅增加,政府调控意图明显,而随着近期国内粮油价格大幅回落,估计奥运结束后豆油进口供应压力将得到逐步缓解。最后,受前期成本较高以及近期“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当前国内饲料企业豆粕库存普遍较低,随着四季度生猪、禽类养殖业的复苏,饲料企业豆粕备货积极性也有望提高。另外,随着夏季过后棕榈油对豆油掺兑用量下降,加之“十一”长假以及年终“双节”等因素影响,国内豆油需求进入9月份后有望逐步迎来消费旺季。
其三,CBOT大豆近期强势反弹确立,天气和外围市场走势仍然值得关注。8月21日,CBOT 大豆期价大幅上扬,创下8 月11 日反弹以来的新高,技术走势偏强。期价受到外围市场强势的激励,当日美元大挫和原油劲升是推动美豆飙升的主要动力。从7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走出了一个多月的劲升行情,但上周三市场担心美国一些金融企业信贷相关的亏损增加,抛售美元的数量增大,导致周三美元指数大幅下挫,给国际商品市场带来了上扬动力。另外从产区天气情况看,美国中西部的局部干旱状况料将延续到周末,随之有部分阵雨,能否缓解旱情仍有待观察。但是由于期价在短期内涨幅较大,临近周末将可能出现部分多头获利回吐盘,不排除出现回落调整的震荡行情,走势将继续受到外部市场美元波动的影响。
总的来看,目前国内产区大豆收购处于有价无市状态。大部分油厂处于停工检修状态,因豆类下游产品销售不畅,目前压榨利润为负值,特别是豆油价格严重影响企业的压榨利润,豆油市场需求有限,贸易商入市积极性不是很高,油厂成交连日清淡。加之期货价格反弹振荡,贸易商群体均采取观望态度,加剧了豆粕、豆油现货的销售困难程度。而目前产区大豆长势良好,预计今年大豆将迎来丰收年,油脂企业前期库存大豆成本较高,短期以消化库存为主,大豆市场有价无市格局依旧。而豆类期货价格反弹之后,后期仍有进一步走弱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