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东北考察团:黑龙江大豆增产预期一致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8-26  
     在吉林境内稍作调整后,东北线路考察团一行23日奔赴黑龙江地区展开大豆品种调研活动。黑龙江大豆种植主体分为农垦和地方农户两大类,种植区域主要包括13个地市。其中齐齐哈尔大豆种植面积最大,其他地区依次为黑河、佳木斯、哈尔滨、绥化和牡丹江地区。受价格上涨因素刺激,本年度黑龙江地区农民种植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前期连续三年种植面积下降的情况下,今年大豆种植面积提升空间较大。目前产区大豆增产预期强烈,但后期天气状况将影响本年度大豆的最终产量。

    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黑龙江地区大豆播种面积为5713.5万亩,单产172.08斤/亩,总产量491.6万吨。而据当地一些调研机构反映,由于2006/2007年度大豆市场价格走势强劲,该地区实际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应高于官方统计数据。大豆网总裁刘兆福表示,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总播种面积达到7290.5万亩,较上一农业年度增长了17.7%;受良好天气因素影响,本年度单产有望达到311斤/亩,总产有望达到995.1万吨,较上一农业年度增产307万吨,增幅将达47.5%。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有关种植面积的问题,尽管不同受访者提供的数据不尽一致,但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是市场各方的一致共识。单产方面,农垦保守预计其单产为320斤/亩,而据贸易采购商预计,地方农民土地单产为280—320斤/亩,农恳土地单产甚至将高达350—400斤/亩,二者产出的不同主要在于农垦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方式上较地方先进。总体来看,各方对大豆总产将大幅增加的预期普遍较为强烈。

    现阶段产区大豆生长状况总体表现良好。根据考察团在沿途田间随机测试的数据,大豆植株的普遍高度为60—70厘米,前期水分吸收充沛的个别植株高度达到80厘米。结荚层普遍达到10—13层,结荚个数达到31—36个/株。目前尚无病害发生。而虫害方面,走访的农业专家表示,尽管近期有草地螟发生,但螟虫在此季节大多已经羽化,且多聚集在田间水沟当中,难以进入田地,对作物生长基本不构成威胁。一位贸易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总体产量将超过800万吨,若后期气候条件正常,有突破1000万吨的可能。

    目前黑龙江大豆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但产区各方也表示后期气候状况对最终产量的影响尚难以预计。黑龙江地区前期充沛的雨水、充足的日照及良好的积温状况均为大豆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利影响仍然存在。绥化绥棱农恳农业科负责人表示,由于前期降水过分充足,大豆秧苗主体生长过剩,且挤占了部分大豆结荚所需的养分,而单株作物上结荚层数过于密集也对底层以及顶层的结荚数量有一定影响。此外,部分豆田出现了轻微干旱迹象,截至目前,产区据说已有近40天没有降水,后期能否得到有效降水将是决定本年度大豆产量的关键。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