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低谷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凤英:
全球经济是有周期的。目前世界经济长波来说是一个扩张期,中波来说则是处于一个收缩期,短波来说也是处于一个收缩期。今年和明年交界的时候可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低谷,低谷是用平的。总体看,世界经济形势显现出较强势的整理。
全球经济是有周期的,有高峰和低谷。从上一次石油危机,即1973年的第一次危机以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低谷。从长波的理论来讲,80年代、90年代都是长波里的收缩期。到21世纪以后,从长波理论讲,世界经济又进入了一个高的增长期。工商银行(601398)最近有一个报告与我的观点比较接近,也是说世界经济还将有一个高增长,是长波当中的一个扩张期。
长波周期又是高高低低起伏波动的,因为其中又有中波和短波。中波理论的中波周期一般是8-10年,短波理论的短波周期一般是3-5年。当前中波来看是一个收缩期,2001年是一个谷底,很可能明年又是一个谷底,看来这个中波是8年左右,没有到10年。目前世界经济长波来说是一个扩张期,中波来说则是处于一个收缩期,短波来说也是处于一个收缩期。
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裂引起了世界经济的低增长,根据IMF数据,长期低增长的结果是,2001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2%,2002年恢复到了2.7%,然后2003、2004、2005、2006、2007这几年世界经济增长都比较快,这5年的平均增长率是4.5%,如果按后4年算的话,则是4.8%,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比较高的增长期。
收缩期的低谷有高有低,世界经济的周期是熨平的,即低谷的时候不是很低,但是增长的时候相对高。因为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今年很可能是低谷的开始。IMF说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尤其是美国,原来预测美国是衰退,现在来看,一季度美国是0.9%经济增长,二季度是1.9%,上半年基本上是2.3%,美国经济增长下降幅度没有像预期那么大。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减缓幅度也没有像预期的那么大。我们预测中国还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因为上半年GDP增长是10.4%,下半年相对要收缩一下。明年可能是本轮周期的一个低谷。因为下半年来看,美国和包括我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都可能要低于上半年,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又出现了第二波段,房利美和房地美出现了问题。两房出问题不再是次贷问题了。
中国和新兴市场出现了CPI高涨。IMF7月份的报告主要讲了两个重点:经济增长是下行风险,通胀是上行风险。高粮价预测到了,但油价没有预测到这么高。当然现在油价和粮价回落又是一个好的现象。全球仍面临着CPI高增长。新兴市场有几个国家已经出问题了,比如,印度、越南。还有拉美一些国家经济通胀也很高。
所以,世界经济增长没有像预期的增长那么好,下降的幅度可能比较大。IMF预期,如果按季度计算的话,世界经济到今年年底,即第四季度增长只有3.0%了,2007年的第四季度增长是4.8%,2009年的第四季度又恢复到4.3%。世界经济的低谷可能是今年的第四季度和明年的第一季度。
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中期调整和短期低谷,但这个低谷是用平的。因为过去30多年当中,低谷比方说,1991年,实际上也是有石油危机的,全球经济增长只有1.4%,1992年、1993年连续两年持续低增长2%,那么这个低谷是比较低的。后来又出现一个低谷是东亚金融危机的时候,此时的增长是2.5%。2001年美国经济增长是衰退的,虽然美国经济衰退没有持续两季度衰退,它是一季度衰退和三季度衰退,那一年经济增长是2.2%。
今年和明年的交界时候可能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低谷,是中期周期的一个低谷时期。低谷是熨平的,世界人口增长率一般是1.1%,世界经济增长还是高于世界人口增长,因此世界经济没有进入进入完全衰退。新兴经济体相对不错,尽管抵抗能力弱有些问题,但仍然一般都保持了5%以上的较快增长;发达经济体抵抗能力强,现在粮价和原油价都在下调趋势中,总体来看,世界经济形势显现出较强势的整理。
供需矛盾:50-80美元才是可持续的油价
次贷危机和游资炒作是高油价的最主要原因。忧虑石油需求减少、美元走强、投机调查和获利回吐则是油价骤跌主因。150美元之上的高油价肯定会把世界经济打垮的。今年剩下的4个月里,油价再到150美元左右的可能性减小了。
高油价也是次贷危机的一个结果。因为次贷危机使全球投资的环境恶化,房地产泡沫破灭了,金融股也因次贷危机变差了,很多对冲基金和一些其他基金没有投资的标的了,从而瞄准了商品市场。他们认为虽然美国和欧洲的股票市场走低,但世界经济仍可能因新兴经济体的较快增长而有较好的增长,只要世界经济增长就会有石油需求旺盛,从而石油价格就会走强。基此预期,大量对冲基金等投机资金就进入到石油市场,从而迅速推高了油价。
游资炒作是高油价的最主要原因,单纯的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不会将油价推这么高。因此,IEA不得不成立一个专家组对对冲基金等游资炒作进行调查,并将在10月份发表一份报告。美国尽管指责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石油需求增长拉动所致,但国会也成立了调查组调查投机因素对油价上涨的作用。
另一方面,全球都在关注投机资金在如何炒作,加上IEA和美国国会的调查,从而游资炒作相应收敛。此外,由于投机资金已经获利了,获利回吐也是近期快速下跌的主因,因为泡沫制造得越快,那么破裂的时间也就越快。油价明年可能再有所回落,因为美国大选后民主党可能获胜,民主党没有共和党的能源利益背景,该党主张美元坚挺的政策,从而美元政策的变化会导致美元升值,不过由于现在石油泡沫短时间内做到这么大,所以它快速回落。
我认为今年不会再有更高的高点,因为市场的预期心理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真的到了150美元之上,肯定会把世界经济打垮的,因此高油价不具有持续性。世界经济回落的状况已经是事实,这样呢,石油生产商事实上也很理性,比如沙特等都在增加生产,因为他们知道高油价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目前的油价不能认为是已经回归到供需基本面了。
我认为每桶50-80美元是可持续的油价,此价格对于生产者、投资者来说都是可以获利的,因为全球生产成本只有每桶20美元左右。西方的高税收,去年运输价格比油价涨得还厉害,因为石油主要是海运,还有经济已经金融化了,随着金融泡沫的破灭,50美元一桶的价格应该是合理的。每桶50-80美元的价格,对于石油各方来说都有获利的空间。生产商加大产量实际上也在理性回归,也怕泡沫真真实实的破灭。所以,今年剩下的4个月里,油价再到150美元左右的可能性减小了。
每桶150美元的油价不具持续性。不过,如果伊朗核问题出现升级的情况,则还会有油价高峰出现,但同时也会使油价泡沫彻底破裂,就是从高位跌落。因为对伊朗问题的预期对高油价也有影响。霍尔木兹海峡对全球石油贸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通道,伊朗也是一个主要石油生产出口国。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同,现今来看,谁想控制霍尔木兹海峡都是很困难的。有石油中断风险,但大规模石油中断的可能性减少了。每桶100美元上下是可能的。
美元汇率:适度回稳将支持"次高油价"
美元如果继续超贬的话,很可能会触及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元处于低谷调整并适度回稳的状态。石油供应的硬中断发生难,但软中断则会时有发生。高油价还是会存在的,但不是超高油价。对石油资源枯竭问题也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油价的回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美元的升值。如果美元持续贬值,货币多元的现象可能出现,这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未来半年时间,美元相对会回升。美元回升则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对CPI 的回调是十分有利的,从而对新兴市场十分有利。我们可以看到,越南的问题就是从CPI 开始的,CPI 升高通胀压力加大,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游资外逃。印度也是这样出的问题,拉美国家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美元目前还是低谷整理,并不是已经到了恢复阶段了。应该说美元贬值的底线已经出了。上一个美元的调整周期在1995年,本轮美元贬值是另一个2002年开始的周期,它是相对比较长的,因为连续出问题。世界经济的格局和各方力量在发生大的变化,它已经到了一个调整阶段。
1971年出现了因布雷森顿体系破灭美元大幅调整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对美元汇率发生了两次大幅度调整,这是同盟国间的调整。美元调整都是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结构和格局失衡所致。在中国加入WTO 的时候,实际上本轮美元调整已经开始了。2002至2006年,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向发达国家流动,加上油价上涨,布雷森顿体系二出现了。然而现在则没有了同盟国间的调整,失衡的另一方是中国和新兴市场以及石油出口国。IMF组织了五方会议也没法调整,所以出现了美元的恶性调整。
美元如果继续这样超贬的话,很可能会触及美元的霸权地位。俄罗斯明确提出要用卢布计算其呼拉尔石油交易,海湾合作委员会(GCC)表示要在2010年推出它们的货币来进行中东地区的石油结算。伊朗则是更明确地提出要以美元外的货币结算。美元作为全球石油结算货币的地位受到挑战。6月份,美国总统布什、美国财政部长、美联储主席近期都表示美元需要升值。如果以前是随意说说的话,那么这次则是由衷的希望美元升值。
欧洲的经济形势也没有像以前预期得那么好。因为西班牙已经出问题了,德国、意大利的经济形势也不不太好。欧洲很可能要调低利息,从而有利于美元相对走强。美国由于有通胀压力,原预测美国要升息,后来房利美和房地美出了问题,升息可能要推迟到明年年初。应该说美元调整周期已经步入谷底了,但还在低谷徘徊,下半年美元可能好于预期。
不能说美国经济很好,根据IMF 的图表,今年的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很可能出现负增长。因为今年初1680亿美元退税的效应要结束了,后来预期美国要出第二个救市方案,第二个方案是增加公共建设投资,不过鲍尔森近期来中国时明确表示还没有计划,如果第四季度出现负增长的话,估计第二方案会出台的。估计美元处于低谷调整并适度回稳的状态,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应该是较好的消息。
但是世界经济增长往往有滞后效应,很多问题可能会滞后到今年的年底和明年的年初。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低谷,美元适度回稳,油价适度回落,但不可能完全回落,因为需求的增长也是明显的。高油价还是会存在的,但不是超高油价,100美元一桶完全是超高油价,不过50美元到80美元一桶是由可持续性的。
今后20年来看,很难有其他能源能在交通上完全代替石油。一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是石油和资源出口国家,随着近来资源价格的走高,收入增加,经济增长加快,比如非洲撒哈拉以南国家都有6%以上的增长,势必带动自身的石油消费量增长。作为石油主产区的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危机不断,石油供应的硬中断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输油管被袭、油轮被炸等的软中断则不断发生。因此很难回到以前的油价水平。同时,石油生产技术在提高,但石油生产成本在上涨,因为成本低的易开采石油被开采得差不多了。同时,恐怖活动本身也增加了石油成本。
美国每年的人均消费石油量是24桶,中国是1.9桶,原来是2.2桶,总体看在2桶左右。美国GDP 已经到13.8万亿美元了,中国GDP 规模应该说还不是很大。从人均石油消费来看,随着新兴经济市场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人均石油消费还会增长;但发达国家目前的高石油消费模式不可持续。此外,对石油资源枯竭问题也大可不必过于担心,石油峰值问题大家都在谈,峰值肯定会到来但不是现在,我认为20年也不会到,现在的石油资源量每年还是在增加的。也许峰值到来时,那时的技术进步已经可以实现不用石油也可以开车了。
美国利益:油价的"政治升水"依然很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 杨光:
高油价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石油剩余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和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高油价的时期还没有过去。目前油价的战争升水或者说政治升水仍然很大。美国执政利益集团必须权衡国家利益和其集团利益之间的关系。
油价现在还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但中间还有可能逆转,总之高油价时期还没有过去。实际上,高油价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全世界的石油剩余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剩余生产能力是指如果原油供应发生中断,还能不能找到替代的供应来源来补足这一缺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石油剩余生产能力一直在下降,已经由80年代的每天一千三、四百万桶下降到目前的每天两百万桶。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果真的发生石油供应中断,一千三、四百万桶的剩余生产能力,意味着一个大的石油输出国发生石油供应中断,还可以通过石油剩余生产能力把这一缺口补上。但现在的情况是,两百万桶的石油剩余生产能力意味着一个小的石油输出国发生石油供应中断的话,就找不到替代的供应来源了。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主要产油区--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比较紧张,从而给市场的炒作提供了炒点。每当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时候油价就会上去,地缘政治局势缓和的时候油价就会下来,这一趋势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最近这几年,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就是伊朗核问题,我们看到从2003年以后,油价的上涨和下跌的波动与伊朗核危机的高峰和低峰是有一致性的。
最近一轮油价的下跌,准确地说,是从美国国务院表示要在伊朗设立办事处,以及美国副国务卿参加了六方和伊朗的会谈这个时候开始的。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人们预期美国不会打伊朗。那么这个危机就已经大大缓和了,也就是从这个点开始,油价才从最高点每桶148美元开始下降到目前的位置。
但是,美国和伊朗是不是就缓和了呢?我们看到,伊朗方面态度上仍然比较强硬。而且以色列还不善罢干休。因为伊朗搞出核武器对以色列的威胁比对美国的威胁大。现在是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对以色列是处于一个难以控制的局面,相反,它有求于以色列,从而有助于两党侯选人获取选票。无论是奥巴马到"哭墙"做祷告,还是麦凯恩说如果他当选,他就把美国大使馆迁址到耶路撒冷,不难看出两党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都在取悦于以色列。
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的行动自由比以前就大了,如果以色列要对伊朗核设施进行袭击的话,美国是很难控制的。因此说伊朗危机不能因美国方面表示了缓和,就彻底地缓和了。这个危机还会起来,如果说它再有有起伏的话,对油价还会有影响。所以说高油价的时期还没有过去。单从石油开采成本来说,不应该是目前这么高的油价。因此说,目前油价的战争升水或者说政治升水仍然很大。
美国的政治必须找到一个平衡,就是说一方面美国政府所代表的社会集团的利益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必须有一个平衡。毫无疑问,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石油财团的利益,所以它要开发沿海的石油资源,并且油价很高,美国政府也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所以这些为一个利益集团服务的做法是有其局限性的。它不能超越美国国家利益这么一个底线,如果说油价的长期居高不下已经使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从而影响政府执政党的执政地位,那么他势必要作出调整。
现在看来这个趋势已经出现,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年7月在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调整中,已经把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大大地下调了。尽管还有其他原因,但居高不下的油价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因此,在个时候美国和伊朗闹得这么僵,在伊朗核问题上他实际上丢尽了面子,但是仍对伊朗采取妥协的政策,其中与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油价影响不无关系。
美国现在已经认识到必须采取一些措施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从而使油价不要长期在每桶130、140美元高位之上。从国家利益来讲,从其执政党的执政基础来讲,它现在必须要作出调整。换句话说,每桶130、140美元的油价也不是目前美国执政的利益集团所能接受的,因为他必须权衡国家利益和其集团利益之间的关系,丢了政权什么都不用说了。至少说明他们也认为每桶130、140美元的油价太高了。美国经济已经受到威胁了,国际货币基金的总裁最近说美国已经陷入经济危机了,格林斯潘也警告说,美国经济危机论听到的越来越多了。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要作出调整。
此外,土耳其和库尔德工人党的活动也是影响油价的一个因素。伊拉克的局势也影响油价的因素。如果伊拉克的局势有所缓和,石油生产能力有所恢复,那么石油剩余生产能力会很快增加,那么国际油价的压力会大大减少,就不会保持在现在这么一个高位。这些都与地缘政治有关系。
高油价恐怕不是一个短期的事情,对于替代性能源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是一个机遇期。对于战略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形成机制改革目前来说,目前时机不是太好,我们要放缓。在这么高油价的时候出台调高成品油价格的政策,或者在石油价格这么高的时候大量购买石油进行战略石油储备,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都不是很合适,不是最好的时机。现在是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时机。
如果伊朗不停止铀浓缩活动的话,就有可能受到打击。当然,这取决于一个判断,即伊朗什么时候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判断。以色列判断这个时间很快就要到来了。有些不愿意打击伊朗的则判断这一时间恐怕还要三、五年甚至还要长,但是无论如何,以色列是一个最主要的因素,以色列如何判断很重要。加上美国大选期间以色列的处境比较有利,目前,美国对伊朗的约束力比较弱,对以色列采取行动比较有利。
地区动荡:因伊核问题开战的可能性不存在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 朱威烈:
如果以色列要对伊朗动武的话,美国也是不予支持的。当前情况下,因伊朗核问题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存在。六方机制还是要完善的,还是要让伊朗参加到调和机制当中来。伊朗也会权衡国际社会的关切态度的。
因为伊朗没有回应国际社会停止铀浓缩的核心要求,对其的国际制裁看来已经不可避免了。但制裁的内容不会影响到霍尔木兹海峡石油通道的顺畅和伊朗的石油出口。如果以色列要对伊朗动武的话,美国也是不予支持的。当前情况下,因伊朗核问题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存在。
以色列没有打击伊朗的中继站,也没有能力对伊朗那么多的目标进行空袭。目前来讲,以色列还不具备单独对伊朗动武的能力。伊朗也在不断地出现新武器,包括它的导弹能够射到2000公里以上,最近伊朗还表示要搞隐形的潜水艇,伊朗在这方面是有防范的。
目前,美国国内面临大选。打击伊朗是要有充分条件的。现在国际社会还是主张通过制裁来增加对伊朗的压力,迫使伊朗接受停止铀浓缩的安理会要求,还没有提出来说外交谈判这条途径已经没有用了,基本的认识还是在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当然制裁也是外交内容之一。一般来讲有三种办法解决伊朗核问题,第一种是动武,第二种是通过制裁使其回到谈判的途径上来,第三种就是谈判解决。现在是第二、第三种办法结合使用,至少是避免了战事。
美国对伊朗的政权是有看法的,它不满意伊朗的政治体制,是意识形态问题,能源也是其经济利益的考虑,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要对其动武,推翻其现存的体制,目前国际社会也不予以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是可以的,国际社会可以提供和平利用核能所需要的铀。现在的问题是伊朗铀浓缩要停下来。因为铀浓度达到90%以上就可以转化为核武器了,伊朗的铀浓缩又不够透明,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当然是很担心的。
要解除国际社会的担心,哪怕是暂停,伊朗也是应该做的。同时,还应该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随时核查。目前来看,尽管国际社会给了宽限期,但伊朗也没有停止。制裁看来难以避免,但制裁强度和范围,六方机制和安理会将来会讨论。今后还是要双轨来走,一方面,六方机制还是要磋商,另一方面与伊朗的接触还是要加强。我认为,六方机制还是要完善的,还是要让伊朗参加到调和机制当中来,不能让当事国在外面,应该让伊朗了解国际社会的重大关切,伊朗也不应该不回应。
伊朗也会权衡国际社会的关切态度的。从伊朗国内社会考虑来看,明年是伊朗的大选年,领导人选举是不是有变化,国内的政治力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主张回应国际社会的政治力量是否会增长,有很多因素都在发生作用。下一步国际社会肯定要讨论如何制裁,会进一步观察在新的制裁后伊朗的态度如何。当前美国动武的条件不具备,至少在美国大选以前的可能性不大。美国的国内政治一直就是高于国际政治,否则会影响大选选票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 邵峰:
以色列即便炸了伊朗的核设施,也没有能力在一夜之间对伊朗的其他军事设施进行摧毁,估计几年内没有解决的可能。对美国来说,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临界点",在面临大选换届的最后几个月里估计不会"惹事"的。
暂时看,伊朗核问题解决不了,不会打仗,不过也不可能太乐观,估计几年之内解决不了。没有证据表明伊朗在搞核武器,不过假如一旦证明了伊朗在搞核武器的话,以色列和美国都不会沉默的。如果美国要打击伊朗的话,估计也不会以占领为目的,最可能采取外科手术式的军事打击,把核设施基地炸掉就达到目的了。相对于美国来说,以色列更着急。美国总统快换届了,估计布什在这个时候不会再"招事"的,估计布什不会解决这个问题了。
以色列其实也是心理战为主,对于以色列来说,如果打了伊朗,对它有什么好处呢?可能会招致伊朗的报复,如果美国打的话,伊朗可能还不了手。但伊朗的导弹是可以达到以色列的,如果以色列对伊朗予以打击,伊朗对以色列用导弹还击的话,由于以色列的地域较小,威胁还是很大的。
目前,美国不具备打击伊朗的条件,在面临大选换届的最后几个月里估计不会"惹事"的,不然,就有可能影响共和党的上台。估计以色列打击伊朗的能力不足,在打击黎巴嫩时就很吃力,即便炸了伊朗的核设施,也没有能力在一夜之间对伊朗的其他军事设施进行摧毁。因此说,几年没有解决的可能。对美国来说,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临界点",近期内是不会打击伊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