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方面,自7月份以来国内大豆价格早已“疲态尽露”,进入8月份后继续走在下行通道中。据中国大豆网测算,截至8月13日,国内港口分销大豆平均价格为4113元/吨,较月初大幅下跌了490元/吨,跌幅超一成。
对于本轮调整,海通证券期货分析师张强表示,大豆本轮的上涨与下跌是相同因素的相互转化:美国天气、美元升值、原油走势、阿根廷罢工。他认为,对7月份以来的大豆下跌可定性为2006年-2008年以来上涨行情的中期调整。
国际:供给仍然偏紧
8月12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8月份报告预测,2008年-2009年美国大豆产量为29.73亿蒲式耳,较7月的预测值减少了2700万蒲式耳,也低于市场预期的30.03亿蒲式耳。此外美国 农业部还将2008/2009年度美国期末大豆库存调低至1.35亿蒲式耳。市场人士认为,这说明大豆供给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对近期持续下跌的大豆价格具有一定利多色彩。
不过美国油籽加工协会上周公布的压榨数字却对大豆价格造成打压。该数字显示,7月份压榨数量只有362万吨,同比下降6.0%,环比下降1万吨。美国农业部8月份报告里也将2007-2008年度的压榨量下调13.6万吨至4980万吨。
尽管如此,高盛高华却认为大豆价格前景仍然看涨。它强调,虽然7月初农产品价格大幅走软,但仍维持前景看涨的预测,并重申玉米和大豆价格面临显著上行风险的观点。高盛高华强调,由于仲夏季节月度产量的预测准确性有限,加上2008年气候相关的农作物灾害风险上升,市场对产量大幅增长所持有的乐观情绪有些超前,由于2008年春季播种被推迟而导致霜冻风险上升、短期降温预报、以及种植期末可能爆发的与湿度有关的农作物枯萎病,高盛高华对2008年高产量预测保持谨慎态度,在听取业内人士看法后,它认为2008年美国的大豆产量可能会降至150蒲式耳/英亩和40蒲式耳/英亩以下。
另外,高盛高华还提到,近期美国乙醇生产利润率有所改善,牲畜存栏量的降低速度低于预期,为2008年下半年玉米和大豆需求基本不会放缓的预测提供支持,虽然美国农作物大丰收可能会扭转严重的需求首先局面,但预计紧张的形势会延续到2009年中期。
除美国作物自身生长状况外,美国大豆市场还受高原油价格回落的影响。因玉米和豆油是美国生产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料,因此农产品实质上已经具有能源的某些属性,原油价格对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有重要影响。
从7月中下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较大调整,从前期高点147.25美元/桶回落至112元,分析人士认为,国际原油价格本轮调整主要受美元继续走强和市场投资者担心国际原油消费减缓等因素影响。
美元走势同时还直接影响大豆价格走势。美元指数自7月15日触低71.31点后,止跌回升,缓慢上扬,进入8月后受良好经济数据支持,美元强劲上涨,至8月19日美元指数更触及77.413的年内高位。格林期货认为,美元此轮走强主要受商品价格自高位大幅下滑、欧元区和英国经济每况愈下令加息的预期变成了减息、日本经济也出现衰退信号、澳联储将在9月进入减息周期等影响;目前美联储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入控制通胀,升息预期越来越强,不过在目前情况下,美元虽然处于强势之中,但未来走势仍将受美国与欧元区等非美元货币国家经济走势影响。
国内:供给充裕 下游承压
国内方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6日发布的《中国主要粮食作物8月份预估报告》将2008年大豆的播种面积上调了100万吨至1750万吨,较2007年产量大幅增加了36.72%。
与此同时,大豆进口数量在稳步上升。过去5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4月份和7月份,美国、巴西、阿根廷对中国的大豆出口总量超过410万吨,而5月份的出口总量更上升至390万吨。6月份由于阿根廷农场主罢工,出口总量仅为340万吨,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34%。而据行业预测,中国在2007-2008(头年10月至次年9月)销售年度的大豆进口量将达到3790万吨,比上一年度的2870万吨高出32%。不过行业预计中国2008-2009年度的进口量仅小幅上升至3850万吨,这是因为人们认为中国今年正在积蓄库存,而且2008年中国的大豆产量预计将从上一年度令人失望的1350万吨上升到1600万吨。
在国内外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近期国内大豆需求持续下跌。由于大豆炼油企业压榨利润已跌至负数,导致国内大豆价格承压。有报道指出,由于油粕现货双双走弱导致油厂压榨利润严重亏损,在无法负担成本所带来的压力情况下,油厂只能暂时停收。
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豆粕现货冲高回落,7月底跌至每吨4100元-4200元,较上月下跌450元/吨,较7月初最高为时下跌650元/吨,8月份豆粕现货价格进一步回落,截至8月18日,主要产区43%蛋白粕平局报价跌至3958元/吨左右。而豆油方面,油价自6月中旬下滑以来,均价已下跌3400元/吨左右。
据中国大豆网测算,截至8月13日,国内使用国产大豆生产的油厂压榨利润平均为负610元,而哈尔滨地区甚至在负706元,可见油厂停收也实属无奈之举。分析人士指出,油厂退出收购阵营对产区市场影响重大,一方面使大豆现货失去明确的指导方向,导致市场报价混乱;另一方面贸易商缺少入市的心理支撑,导致入市信心不强,面对产区油厂全面停收的事实,现货即使出现反弹,上行空间也将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