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而言,今年全球油籽生长状况良好,加拿大油菜籽和中国大豆增产预期强烈,中国油菜籽雪灾影响低于预期,后期生长态势乐观,再加上播种面积增幅明显,产量增长也是意料之中。美国大豆的生长状况理想的令人意外,自6月以来美国天气小雨滋润,温度适宜,前期洪水的影响几乎完全被冲淡。截止到目前,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为62%,已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开花率也迅速增加至94%,接近去年以及五年均值97%,这也使市场普遍提高产量预期。可以说整体上今年油籽生长态势良好,但是其中也有隐忧,美国结荚率仍然较低,而且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尤其是目前美国中西部地区干旱天气正在延续,对后期结荚不利。根据2008年中国西部考察团的实地结果来看,生长态势也并不如报告公布的好,因此后期产量仍有调低的可能,隐忧不小
产量预估调高,但改善幅度不大
良好的生长状况,使美国农业部调高油脂油料产量预估。从下表可以看出,对2008/2009年度全球主要植物油期末库存,8月预估值为962万吨,高于7月预估值,也高于2007/2008年度期末库存量;全球主要油籽期末库存为5742万吨,略低于7月预估值,但是高于2007/2008年度的水平,说明今年全球主要油籽油籽供应略高于需求。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改善情况最好的是棕榈油,这也是近期棕榈油跌势超过其他品种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注意到,全求库存需求比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各类油脂油料库需比都低于五年的平均水平,主要植物油库需比为7.307%,较5年均值低1.278个百分点;主要油籽库需比为13.856%,较五年均值低1.805个百分点,其中,大豆和豆油库需低于五年均值的幅度最大。这说明全球油料油脂库存仍然处于近五年平均水平之下,供给偏紧的局面并没有改观,目前的库存水平还是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天气的变化很容易引发供应的担忧。
再来看中国的供求状况。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中国2008/2009年度大豆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较去年增加250万吨;油菜籽产量1100万吨,较去年增加63万吨;豆油以及菜油的产量也相应调高。但是由于我国油籽油料需求增长强劲,产量的增长被需求增长所抵消,自足率仍然不太乐观。从下表可以看出,主要植物油自足率为60.27%,高于7月预估的59.48%,但是大大低于五年均值64.42%;主要油籽自足率61.92%,也远远低于五年均值67.87%,其中外贸最活跃,也最有代表性的大豆自足率30.97%,也大大低于五年均值36.99%。这些数据说明,从长期看,中国的油脂油料仍然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尤其是需求的强劲增长,使中国自足率持续低于平均水准,形势仍不乐观。
原油高位运行、美元走软预期奠定牛市根基
此轮农产品牛市与原油的屡创新高关系密切,因为原油的高位运行使得农产品逐渐工业化,成为需求新的增长点,也是此轮牛市有别于以往牛市的主要特征。从目前全国的态势来看,原油资源降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国从都定下了生物能源战略,无意更改,这也从根本上支撑了农产品长期牛市的根基。从最新的美国农业部报告看,虽然植物油工业用量增幅趋缓,慢是仍然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因此,只要原油继续高位运行,油脂油料的牛市根基就不会动摇。
另外,虽然近期美元表现强劲,但是市场仍然以反弹对待,美国疲弱的经济并不能支撑美元的持续走强,欧洲经济走弱只会使两者重新回到之前的均衡状态,而不会使美元得到额外的升值。
总体上,虽然全球油籽产量增长明显,但是在需求的强劲增长影响下,库存被大幅抵消,期末库存低水平的状态仍然没有改变,轻言熊市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