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大豆深幅回调不代表牛市终结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8-05  
      美豆连续五周上演高台跳水,美豆主力合约0811自7月3日创造1636美分高点至8月4日最低点1330美分,已经回落306美分,且目前正好是4月份以来涨势的50%回撤位;连豆主力合约A0901在7月3日创出历史高点5241后,在短短一个月内,就下跌了1059元/吨,跌幅高达20%,同时也跌破了4月份以来涨势的0.618回撤位,预计后市会仍然疲弱。

    第一,天气极其利好预示今年丰收几成定局。从最近的气象图来看,无论是美国西部还是中国的北部,这些大豆主产区都呈现低温湿润天气。今年的天气状况——春旱夏涝,从实际结果来看,是有利于大豆生长的。美国与中国属于同一纬度,两国今年都扩大了大豆种植面积,只要不在9月份出现早霜(这种概率极小),今年大豆丰收几成定局。这对此次大豆深幅下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第二基金反手是主导。从2006年开始的这波牛市行情,基金在里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他们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品期货价格的上涨。无论是指数基金还是投基金在一波行情启动前都是试图掩盖事实的,正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上一波牛市基金总持仓达到了20几万,但是根据最近CFTC报告显示,截至7月8日,基金减持大豆多单7733手,同时增持空单411手,净多单由上周的124442手减至本周的116298手。基金在大幅减持多单的同时大幅增加空单,其目的不言而喻。

    投机基金已经由净多变成净空,指数基金也大幅平多建空,基金的反手成了后市行情的主要力量。当然基金之所以能够主导行情,并不是因为他们资金实力而是靠他们的顺势操作,比如对于今年天气是利于大豆生长这一情况,基金故意掩盖事实,炒作天气恶劣,趁机平多反空。

    第三,国内的豆粕需求状况很差。6月中旬之前,油厂压榨亏损,因此只能靠提高豆粕价格来弥补压榨的损失,这只是一时策略,是无奈之举,但这一定程度上迷惑了一些投资者,造成豆粕需求旺盛的假象。另外高企的豆粕价格也抑制了需求,大型饲料企业现在随用随买,小型饲料企业已经试用其他替代品代替豆粕加工饲料。饲料的下游企业养殖业更是举步维艰,前期养殖一头生猪利润在700—800之间,目前已经回到200—300,这极大地削减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这是目前的豆粕需求状况。

    第四,原油的回调成了大豆回调的催化剂。原油在7月11日创造了147的高点后,开始了下探回调。原油的回落造成海运费下降,大豆进口成本降低,这成了大豆价格回调的“催化剂”。

    第五,从技术上看,目前大豆仍然是在牛市格局中,但牛市不代表不回调,笔者认为,大豆必须要进行一波深度回调,连豆主力合约A901下方有三个跳空缺口,这次回调都已回补,但是四周规则已经呈现,后市可能下探至3800—4100之间。

    第六,农产品的金融属性减弱。目前全球共同面临着高通胀和粮食危机。经过大量的资料和分析笔者认为,全球粮食需求每年都呈刚性增长,但是这种需求不足以使农产品价格涨至目前水平。之所以国际大豆会在一年之内翻了一番,玉米大幅上涨,除了减产和需求做一定支撑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高通胀和美元贬值的情况下,国际基金大举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并极力推升商品价格,把商品(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做一种保值工具,规避美元贬值给其资产带来的风险。目前随着基金的获利了结,大豆金融属性减弱,大豆终归回归自身供求层面。

    综上所述,目前行情只是一波深度回调,国内目前现货压力是很重的,但国内基本已经停止进口(国外价格相对较高),未来市场压力会逐步减弱,因此不要过分看低大豆价格。等新豆上市后,增产的因素已被消化,到中国秋季之后市场大规模采购时,预计美豆为了本国豆农的利益又将展开一波牛市。因此笔者认为,不排除目前大豆的暴跌是为酝酿更大一波牛市而进行的必要调整。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