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产业严重依赖进口已成不争事实,而十几年前还是大豆出口国的中国,为何现今在大豆定价中失去话语权?在《反垄断法》实施的今日,能否为我国大豆产业重掌命运带来一线曙光?
中国逐步丧失大豆定价权
据统计,去年中国大豆净进口量达3036万吨,是1996年的10倍。今年我国油脂油料进口仍稳步增长,上半年进口1723万吨大豆,同比增长24.4%.而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中国将进口355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将首次突破70%!
实际上,中国1996年还是大豆出口国,十多年却已变为大豆进口大国,大豆定价权也逐步落入他人之手。
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国企业不断涌入国内,而四大跨国粮商则以低价打入。2004年又遭遇到国际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滑入全面亏损深渊。在这种情况下,以大豆为原料的中国中小型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承受负荷,纷纷宣布破产,外资趁机以低价兼并了这些压榨企业,同时控制了中国85%的大豆实际加工总量。控制着国内榨油企业的跨国粮商开始大量进口国际大豆并利用其垄断地位压价打击中国大豆种植业,导致中国大豆种植业不断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