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未见好转 粕价跌势暂缓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8-04
      上周,国内豆粕市场行情继续下跌。黑龙江哈尔滨地区豆粕成交价4340元/吨,下跌260元/吨;辽宁大连地区油厂成交价4320元/吨,下跌80元/吨;浙江宁波地区豆粕成交价格4150元/吨,下跌80元/吨;江苏张家港地区豆粕成交价格4150元/吨,下跌80元/吨;广东地区豆粕交价格4180元/吨,下跌70元/吨。上周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跌势明显放缓,逼近油厂豆粕的实际成本区间,但市场成交情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油厂持续杀跌造成的市场看空心理仍然在持续,豆粕现货价格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背景下寻底过程也尚未结束。

    市场观望气氛浓厚

    近期,豆粕现货价格一路下行,终端市场持币观望的心理较为突出,而油厂方面不断让步,也更加重了饲料企业和经销商对于后市的看空心理,心理预期价位也随之不断走低。按照7月份到港大豆5200—5300元/吨的平均成本价位,9700—10300元/吨的四级豆油价格来推算,豆粕估算成本只有4000—4100元/吨(多数饲料企业的心理价位也在这一区间)。油厂近期以积极出货为主的同时,造成大豆压榨亏损幅度不断扩大,再加上上周以来华南地区四级豆油价格下破万元,使油厂的挺价心理逐渐滋生。

    养殖需求持续低迷

    近期,国内终端养殖需求持续低迷,养殖成本居高不下仍在制约着饲料企业的原料采购节奏。另外,畜禽产品价格的持续回落也使得养殖利润进一步缩水,也极大地影响到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据消息,近期由于销售不畅,国内大部地区生猪价格阴跌不止,且跌幅较大的主要因素是部分产区育肥猪出现提前出栏的现象,据悉原先出栏体重在220—240斤重,目前出栏体重已经降低至160—180斤。抛售现象的增加,致使育肥猪存栏量较第二季度出现1—2成的下降。另外多数饲料企业7月份禽饲料销量环比下降2—3成,致使蛋氨酸消耗周期延长。不过,预计8月份家禽养殖业的发展趋势会相对好于7月份,但后繁母猪陆续产崽将出现在今年9—11月份,因此从今年第三季度后期开始,市场将逐渐进入仔猪上市的高峰阶段,生猪总体供应形势将保持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