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阿根廷上议院否决了大豆浮动出口税改革计划,从而有望结束该国长达4个月的农民抗议活动。当日,CBOT大豆价格即暴跌3.4%,并且在随后的两天里,豆价跌幅也均超过了3%。分析人士对此认为,前期利多因素正迅速变得利空,因阿根廷农民罢工事件若得以解决,将促使国际市场大豆供应充足。近日,市场显然已经对该情况做出了预期。
据了解,在此前一轮豆价大幅上涨过程中,阿根廷农民罢工因素则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力量。为抑制国内通胀,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曾在今年3月公布实施新的浮动税率制度,并同时上调了大豆、豆油的出口关税。由于农民担心收入受损,阿根廷农业团体宣布进行无限期罢工,致使该国出口大豆和豆粕停滞,邦基、嘉吉等企业不得不将阿根廷合约转移至美国。受此影响,CBOT大豆价格从三月底的1100美分,最高上涨到本月初1600美分,期间涨幅接近50%。
另一方面,全球大豆增产预期也是促使其价格回落的重要因素。本周二,总部位于德国汉堡的油籽行业刊物《油世界》发布报告称,2008/2009年度全球大豆作物产量将较上年增加1850万吨,至2.4126亿吨。《油世界》表示,过去四周期间,全球各国的大豆产量预估有所上调,其中主要的美国大豆产量预估为8140万吨,远高于2007/08年度的7240万吨。同日,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大豆与玉米顾问公司也发布报告表示,2008/09年度,巴西将可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3-5%,阿根廷可能增加2-5%。目前,巴西是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大豆生产国,阿根廷是第三大产豆国。
昨日,国际大豆价格继续下跌。截至昨日北京时间19时整,CBOT大豆11月合约下跌36.60美分,报1373.4美分/蒲式耳,跌幅2.53%。而稍早收盘的大连大豆期货主力A0901合约跌142元,收于4510元/吨,跌幅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