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豆粕面临盘整 地位将更加巩固
自五月份以来,国内豆粕价格一路飚升,43%蛋白豆粕集中出厂价一度达到4800元/吨一线,升幅高达1100元/吨,双双创历史新高。推动国内豆粕暴涨的主要推动力就是今年美盘(CBOT市场)“天气市”炒作的提前发动,前期美国中西部地区暴雨和洪涝灾害交加,人们担忧美豆减种减产。然而,7月份美国供需报告显示,2008/09年度美豆结转库存预计为1.40亿蒲式耳,略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测的1.39亿蒲式耳,叫上月减少3500万蒲式耳,上月报告为1.75亿蒲式耳;2007/08年度大豆结转库存为1.25亿蒲式耳,和上月持平,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测为1.23亿蒲式耳。可见,前期人们的顾虑已经解除。结合前期我国取消部分进口订单,某种意义上说本年度美豆的出口销售基本结束,美盘也将逐渐失去炒作动力,注定了国内外豆类产品全面面临调整。“枪打出头鸟”,作为本次上涨最抢眼的品种,难免会受到拖累。近一周来,国内豆粕价格普遍都有100元/吨的左右的回调,就是受外盘的打压。不过,7月份之后,美豆又将进入关键生长期,市场反应依然敏感,也有过多的期盼,外盘还有可能发动新一轮炒作,限制豆粕下跌空间。
经过调整豆粕将收复失地,巩固其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在本次国内豆粕大幅上涨过程中,由于原料成本越来越高,国内多数饲料厂家无法承受压力,不得不以棉粕、菜粕、花生粕等其它粕产品替代豆粕。然而,棉粕所含量热量太高,饲料中无法大量示增加棉粕使用比例,菜粕蛋白含量低,好无法完全有效替代豆粕。更值得关注的是,前期豆粕大涨中人们过度采购棉粕,目前大部分油厂存量不足百吨,难以维给新棉粕上市前市场需求,花生粕数量更少,无法提及;菜粕有一定的比价优势,菜粕需求尚可,而菜粕市场可供货源并不充裕,厂家库存菜粕多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供不应求。随着豆粕步入回调,价格趋于合理,饲料厂家还将以转采豆粕为主,豆粕需求有望回暖,将逐渐收复失地。豆粕价格的下跌,将给菜粕、棉粕以及花生粕等其它市场带来一些利空,阻止其跟涨行情,短期内上涨空间有限。由于其它粕产品供应不足,后期豆粕在粕市中所占市场份额有望达到80%以上,从而再度凸现豆粕“霸主”地位,影响依然举足轻重。
豆粕与饲料粮互动增加,影响相辅相成
玉米、小麦等饲料粮在饲料中配比比例高达60%以上,其价格是国内饲料行情稳定之源。据了解,在全球粮食危机之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目前高位调整且很难下跌,国际粮食供需失衡在加剧,但在中国三大粮食品种小麦、玉米和大米是能够满足自给的,与国际市场关联度不强,中国的库存充足,所以中国粮食价格在这次世界粮食危机中保持了稳定。国内饲料粮总体价格企稳,也有效地制约了豆粕价格的上涨,近来,众饲料厂家纷纷减少豆粕采购数量,导致豆粕价格发生回调证实了这一点。另一方面,豆粕价格的上涨也会对饲料粮产生积极影响,前期豆粕大涨中,饲料厂家纷纷增加了对玉米、小麦等饲料粮的需求量,玉米行情稳中有升,小麦价格集中上市之际逆市上涨也是受豆粕的拉动。目前,国家仍严格禁止粮食的出口,国储拍卖动作频频,市场打压力度不减,将有效地保证后期国内粮价的稳定,从而从根本上限制了豆粕价格的过高上涨,注定即便后市外盘炒作多么猛烈,豆粕价格上涨空间也是有限度的。
豆粕已经形成垄断,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在前期豆粕价格大涨中,油厂豆粕供应一直紧缺,饲料厂采购豆粕往往需要预订,市场基本呈现供不足需的状况。此前,市场一直炒作,阿根廷持续不断罢工,中国大豆装运量减少,导致油厂原料供应不足,开机率低,豆粕吃紧。然而事实却是进口大豆到港量远远高于预期,根据海关统计,中国五月份进口了348万吨大豆,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6%。1-5月份中国进口了1365万吨大豆,比上年同期的进口量增长了20.4%。中国在今年六月份进口了358万吨大豆,比上年同期增长42%。另外,预计7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达到320万吨,8月份将达到350万吨,均高于预期。随着真实供需数据的曝光,后期豆粕价格回落再所难免。但是市场也不可能小看益海、黄海等一些大型油厂对原料的垄断作用,前期大型油厂成功地对豆粕市场的操弄已经让广大业内人士深深领教,今后大型油厂的动作仍值得关注,资源垄断局面短期内不可能打破,为了维持利润的稳定,大型油厂也不会让豆粕价格发生大幅下跌。
上盈下亏,豆粕对养殖业的影响加深
由于国内豆粕上涨过猛,引发饲料原料全面大涨,养猪业利润微薄,风险加大,禽类养殖直接发生损失,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受到遏制,禽类存栏率不断下降,本月豆粕终端消耗量明显不如6月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尽管目前国内豆粕价格已经明显回调,当前大豆压榨利润依旧丰厚,我们将当前油厂手中库存大豆按平均成本5200元/吨计算,油厂每吨大豆的压榨利润仍高达350-500元/吨不等。可见,豆粕行情的变化对大豆压榨业以及养殖业影响至深。目前大豆压榨业利润丰厚,有助于豆粕价格理性回调。豆粕是饲料原料中高蛋白产品,有其它产品不可替代性,养殖需求量非常大,后期豆粕价格继续回落,众饲料厂和养殖场成本减压,国内市场购销还将再度活跃。豆粕随之恢复饲料中配比比例,促进畜禽以及水产养殖科学、合理饲料使用,推动国内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周热点
- 2021-03-22南美大豆市场一周聚焦:雷亚尔汇率上涨,大豆价格连续第二周下跌
- 2021-03-22全球油籽市场一周要闻:原油市场暴跌,油籽市场涨跌互现
- 2021-03-19数据赋能养猪新时代! ——省饲儿燃启智能育肥新希望&养猪机器人下线仪式
- 2021-03-19中美外交峰会举行前,中国连续三天大笔买入美国玉米
- 2021-03-19阿根廷农户已预售1189万吨大豆和1910万吨玉米
- 2021-03-19截至3月17日,乌克兰玉米出口已达1500万吨
- 2021-03-19南美专家:2020/21年度阿根廷玉米收割工作完成3到4%
- 2021-03-19阿根廷降雨放慢玉米和大豆作物恶化速度
- 2021-03-192021年3月18日世界主要期货收盘价格一览表
- 2021-03-19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最新统计:对华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9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