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元相对于欧元和亚洲的一些弱势经济体货币已经出现明显低估,但美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导致美元弱势难以扭转。上周末,美国第二大房屋信贷银行IMB倒闭,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出现财务危机,次贷危机第二阶段即“信用违约掉期”造成的“金融海啸”呼啸而至,次贷危机正在清算美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
美国经济目前困难重重,失业率创22年新高,消费信心指数创16年新低,道琼斯指数破位下跌步入熊市。次贷危机的影响深化,正在清算美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而且这一过程远远没有结束的迹象。究其原因,美国过度消费的经济模式需要低利率提供流动性,同时美国长期的收支不平衡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总要进行调整,甚至是痛苦的调整。次贷危机的本质是虚拟的购买力正在灭失,自然要以通货膨胀也就是消减货币购买力的形式表现出来。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通过给投行借贷的救市动作,强化了为流动性而削减金融信用的行为。美国会参议院11日批准一项总额3000亿美元的房屋市场援助计划,预计将进一步推低美元货币信用,美元将面临新一轮贬值。
从美元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关系上看,也可得出相同结论。美国经过次贷危机以来的连续减息动作,美元2%的利率低于绝大多数非美货币,这对美元汇率构成压力。美联储轻视通胀因素而降息,是因为消费减弱对缓解通胀有一定的帮助,而且保持低利率也有利于美国消减债务负担。虽然美国通胀也在增强,但我们预计美联储加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只会停留在口头上。
从中国国内来看,通货膨胀在下半年有加速的迹象。外部因素是美元贬值造成包括原油在内的基本商品价格上涨,进而推动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发展。从内因上看,货币因素在通胀中起决定作用,长期的负利率环境的积累效果料将在下半年催生强烈通胀。由人民币升值造成的资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升,和能源消费补贴对投资的刺激作用等也是催生国内通胀,并导致国内通胀幅度高于于国际水平的原因。另外,6月份国内调整能源价格将带动相关价格连锁上涨,对CPI的影响有滞后效果,6月CPI的回落只是暂时的,PPI做为领先指标高于CPI,也预示着下半年国内通胀仍将继续走高。
为应对下半年通胀将加剧的趋势,投资者应积极寻求对冲通胀的投资策略。通胀发展进程也是市场中不同需求弹性的商品调整比价重新达到均衡的过程。具体到近期商品市场,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供应面的能源价格对生产成本的提升;需求面中经济中长期趋缓的预期造成的中远期需求减弱,还有通胀预期也导致非必需开支的下降,对消费需求也有一定的削弱。这两方面因素在商品价格的表现上有一定的对冲效果,做多时应注意选择需求刚性强的商品和投资需求强的品种。
综合来看,建议积极买入受美元走弱助涨影响明显的黄金、原油(燃料油),同时选择适当时机和价格买入得到成本提升支持的强势农产品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