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期市分析:豆价走势看美国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6-26  
     全球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这3个国家,三者相加总量占了全球产量的82%,所以,让我们首先看看美国的情况怎么样。

    2008/2009年度,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为7480万英亩,比上一产季的6360万亩增加了1120万英亩,增幅为17.6%。这个种植面积超过了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是30年来第3个较高的水平。

    从美国农业部对下一产季本国大豆单产的估计来看,6月份的供需报告把2008/2009年度美国大豆的单产水平估计为42.1蒲式耳/英亩,而上一产季的单产水平为41.2蒲式耳/英亩,增幅为2.1%,美国大豆的单产水平正在趋势性的提高,这得益于良好的天气条件和种植技术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单产水平已经连续5年位于趋势线之上,未来一但出现天气问题,美国大豆的生产仍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双双提高,导致对2008/2009年度大豆总产水平的提高。由2007/2008年度的2585百万蒲式耳上升到2008/2009年度的3105百万蒲式耳,增幅为20%。这个总产水平已经接近了前年的3188百万蒲式耳的历史最高水平,历史排名第三。

    巴西2008/2009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6400万吨,较上年度的6100万吨增加了300万吨,增幅为4.9%。2008/2009年度,预计阿根廷农民将追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根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的供需报告,面积将增长1.8%,产量预计同步增长2.1%,由上年度的4700万吨增加到4800万吨,增幅为2.1%。

    2008/2009年度,由于上述三大大豆生产国的总产都预计提高,导致全球总产量由上年的21879.万吨增加到24066.9万吨,增幅为10%。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球大豆增产幅度的贡献主要来自美国,因此,美国大豆生长关键期的天气将是影响今年下半年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

    目前,美国大豆生长优良率低于去年同期,去年为65%,而今年则下降到了56%。从10年来的历史水平来看,6月中旬美国大豆优良率低于60%的时候十分罕见,这意味着在生长初期美国大豆遇到了较大的问题,但与2003年、2004年不同的是,这次美国大豆遇到的是涝渍,而不是干旱。如果是干旱导致的如此低的优良率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美国大豆的单产水平不会超过40蒲式耳/英亩。所以,我们仍需谨慎的观察美国大豆优良率曲线。每年的7月中旬,美国大豆优良率曲线都会因干燥的天气原因而下降,这也是每年引发大豆天气市炒作的导火索之一。但是,当前的涝灾是否会构成对7月干燥土壤墒情的补充从而改善大豆优良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极有可能成为天气市提前结束的动因,特别是当大豆价格位于历史高点附近时更会如此。

    从以上基本面分析,在2008/2009年度期间,大豆仍维持极度脆弱的平衡关系,虽然因种植面积增加等因素,导致了供需关系极度紧张的程度有所缓解,但依然相当紧张,全球大豆价格依然会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牛市格局。

    即使是这样,我们仍然要对2008/2009年度中供需面的一些突出特点保持高度关注,这些特点是:

    第一,大豆期初库存薄弱,将导致CBOT大豆价格弹性加大。

    与往年不同的是,2008/2009年度的大豆的期初库存仅为125百万蒲式耳,而上年度为574百万蒲式耳,美国农业部预计的2008/2009年度的大豆的期末库存仅为175百万蒲式耳,换句话说,美国在扩大了17.6%的大豆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才为本国的大豆供需打了一个平手,一旦因某种原因导致单产水平变动,对美国大豆最终的库存消费比都会带来较大的变动,从而容易导致价格的暴涨和暴跌。

    第二,CBOT大豆季节性波动模式被打乱。

    一般而言,CBOT大豆价格会因美国大豆播种期间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而在5月份形成高点,7月则会形成一个天气市高点。而今年年初由于玉米和大豆的争地运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加之大豆价格突破历史高点,因此市场提前开始对播种面积进行炒作,这导致了3月初1560美分/蒲式耳春季高点的提前到来,而美国大豆播种延迟和阿根廷农民的罢工,促成了目前CBOT大豆价格升越过春季高点,从时间上看,也提前了不少时间。

    前文说过,以往年份7月高点基本上是因美国中西部干旱的天气炒作而导致的,而今年是因涝害导致了美国大豆不佳的生长状况,而这个因素将反而会改善后期美国大豆生长条件,因此我们对本轮大豆上涨的幅度不敢抱太乐观的态度。

    另外,一般情况下,在南半球大豆收获之后,CBOT大豆价格往往表现疲软,这与上图中介于春季高点和7月高点之间的低谷相对应,而今年阿根廷大豆出口减缓打乱了这一波动模式,阿根廷大豆出口阻断,将使得本产季南美大豆供应压力后移,从而会使后期从夏季高点的跌落更加凶狠。

    从我们的定价模型上看,目前的大豆基本面数据对应的是CBOT大豆1200美分/蒲式耳的价格中轴,预计在完成本轮的天气炒作的7月高点之后,CBOT价格将向此价格带回归。

    从整个今年下半年较长的时间段来看,真正导致CBOT大豆再上新台阶的因素将是美国大豆秋季的产量,这个时间段将位于9—10月份。换句话说,9月份之前,CBOT大豆将维持在1200-1500美分/蒲式耳之间宽幅振荡,之后,如果美国大豆单产水平偏低,CBOT大豆价格将升越1600美分/蒲式耳,否则,会继续振荡下跌到1000美分/蒲式耳左右。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