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大豆市场 » 正文

解读美国农业部报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6-12  
     6月10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月度供需报告,虽然报告大部分数据处于市场预计的范围之内,但是报告本身仍然反映出了很多的问题,笔者将试着对此进行解读。

    在对报告进行解读之前,首先对当前市场中较为流行的报告阴谋论做一些辩论,近期我们接触到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农业部的报告是为本国的利益服务的,在本国大豆上市的时候往往出一些利多的预测,而在南美大豆上市的时候却往往出一些利空的预测,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实际上当前南美大豆的生产同美国大豆的生产一样,基本上已经被跨国粮商控制了,在南美大豆上市的时候出台一些利空数据显然并不是因为要照顾美国的利益,而是因为南美大豆产量确实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大豆的产量。与此同时,美国每年都出口大量的农产品,大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大豆而让其它农产品做出牺牲。

    从本次报告的供应和需求来看,本月大豆的供需数据都做出了向下调整,但供应量的下降幅度要大于需求量的下降幅度。按道理应该出现期末库存下降的情况,但是6月份全球大豆库存却反而比5月份公布的数据上升了22万吨,这主要是由于阿根廷的大豆出口受阻造成的。不过总体来看,市场仍然保持着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大豆的进出口方面,本次报告将全球大豆出口量由5月份的7533万吨下降到了7375万吨,这也同阿根廷的罢工有一定关系,但各国的情况却又不尽相同,美国的出口量因阿根廷罢工受益而增加,而阿根廷和巴西的出口量却出现了下降。大豆出口量的下降短期可能加剧国际市场上大豆的供求矛盾,对大豆价格较为利多。

    本月报告还首次对2008/2009年度的大豆产量做出了评估,预计2008/2009年度大豆产量会出现大幅增长,增长的幅度达到2187万吨,几乎各国的产量都会出现大幅度增长。需求尽管也出现增长,但远没有供应增长这样惊人,全球需求仅增长592万吨,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美国。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2009年度总的供求关系逐渐趋向于平衡,由2007/2008年度产量小于需求量1472万吨变为产量大于需求量123万吨。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近期大豆的总体基本面还是表现利多,但是新一年度的大豆基本面有可能出现逆转,再加上周边宏观环境对大豆价格的影响,也许明年市场的走势会呈现出另外的一番景象。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