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 专家:短期加息可能不大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6-10  
     “政策工具的选择在意料之中,但出台的时间在意料之外。”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王庆在谈到央行此次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时如此表示。不少的业内专家都用“意外”来概括对政策的理解,原因是央行突然改变政策出台的力度和节奏。

     为何此时大幅上调准备金率?

     自2003年央行陆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来,每次调整50个基点成为一种惯例,只是在去年年底中央确定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之后,央行一次性上调了一个百分点,此后也一直保持每次50个基点的频率。此次央行突然改换节奏,大大出乎业内人士的预料,对于节奏改变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大量外汇流入带来的对冲需求,可能是存款准备金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单月贸易顺差明显回落,但持续走高的FDI和媒体报道出的与外贸顺差极不相称的外汇储备新增量,则显示了当前我国面临着外汇大量流入压力。据媒体报道,4月份我国单月外汇储备增长745亿美元,不能以外贸顺差和FDI解释的额度约500亿美元。

     “如果加上当月因地震灾害而进行的99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5月份央行实际净投放可能接近5000亿元。”鲁政委认为,在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的现在,央行显然无法容忍其持续留存于银行体系内部。此类外汇的大量流入(流行术语称之为热钱),无疑加大了央行对冲的压力。而这种外汇流入态势很可能在6月份仍会继续,但在奥运会结束后则存在转向风险。

     王庆指出,央行政策可以有多种解释。首先是5月份CPI可能会高于业内预测,使得央行不得不在数据公布以前采取措施。同时,5月份的广义货币增速可能过快、外汇储备增加带来了巨额外汇占款、奥运之前加大紧缩力度和为放开油价创造条件等等都可能是政策出台的原因。

     下阶段货币政策如何出牌?

     在通胀压力不减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引导和稳定通胀预期,体现了货币政策前瞻性。央行金融研究所曾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震灾不会改变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没有改变,未来应保持总量政策稳定。就总体而言,目前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仍然是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

     鲁政委分析说,虽然央行此次一次性宣布上调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举措显得较为严厉,但本月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因为在通胀走低的情况下,并不需要过度严厉的多项政策集中出台,否则,将会加重市场猜疑并令其转向悲观,反倒会加大经济运行风险。特别在越南等新兴国家市场已出现异动的情况下,更应特别关注经济主体的信心稳定问题。

     央行一次性宣布提高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以每次0.5个百分点的方式分两次执行,此种执行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历史上尚属首次。鲁政委称,央行采用此种方式,主要是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对流动性形势的预见性,便利其流动性管理。由于今年以来金融机构超储率总体不高,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近来显示出流动性偏紧的状况,再加上近期大盘股IPO重启,银行间市场总体流动性形势更加复杂、不确定性更高。央行一次宣布、分次执行,为金融机构做出准备预留了时间空间,减小了突然冲击可能造成的流动性风险。

     王庆认为,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了中央银行紧缩流动性的决心,预计政策将会给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带来影响,引起货币市场利率的上行,同时也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观点点击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中国的宏观经济面依然没有改变,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意料之中。而调节准备金率已成为央行对付通胀的惯常手段。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央行会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收缩过剩的流动性,是对从紧货币政策的一种响应。虽然食品价格等指标有所下降,但是经济总量指标并没有很大改善,外汇积累还很高,还存在超额的准备金,这都存在很大压力,需要全额对冲流动性。那么在这个范围内,央行需要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适时调整各项宏观经济指标。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央行此番动作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一次性给市场层面一个“大幅提高”准备金率的预告,但在具体执行上,并未要求金融机构一步到位。

     央行政策的出发点在于收缩过剩的流动性,是对从紧货币政策的一种响应,而并非针对金融机构本身。实际上,这次央行要求地震重灾区的金融机构暂不执行新政策,便越发凸显出政策的目标所指。而此次上调准备金率分两次执行,相当于给了银行一个准备期、缓冲带。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