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特点及原因
进入2006年以来,全球粮价呈现加快上升的态势,玉米、小麦、大豆、大米四大主要农产品轮番涨价,均创出历史新高。与以往的价格波动不同,本次粮价上涨具有以下特点:
涨幅大。2006年和2007年国际粮食价格分别比上年增长18和48%,分品种的涨价情况是:小麦25%和75%、大米9%和17%、玉米45%和20%、大豆14%和87%。2008年以来,粮食价格继续保持快速上涨,一季度同比增长16.5%。
品种多。本轮国际粮价上涨涉及所有大宗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豆、大米四大主要品种价格上涨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格局。2006年,玉米价格首先上涨,成为本轮粮价的主要领涨品种。2007年,小麦、大豆价格涨幅都超过了50%,继续推动粮价上涨。2008年以来,大米价格在短短的四个月内上涨三倍多。作为国际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从2007年12月的376美元/吨迅猛升到2008年4月末的1100美元/吨。
范围广。国际粮价上涨通过传导机制影响着世界各国,很多国家的粮食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即使是主要粮食出口国也不能幸免。
时间长。以往国际粮食涨价大约持续1-2年左右,而本轮涨价已经进入第三年,目前粮食价格仍没有掉头下滑的迹象。
综合各方面情况看,推动本轮国际粮价上涨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正常的供求因素,也有供求之外的其他因素。
(一)供求因素
供求因素是引起国际粮食价格高涨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因素。商品价格变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虽然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在形式上可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从供给看,近年来全球粮食生产增长乏力。一是随着石油价格的上升,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加上劳动力工资、水资源成本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多使用专业化服务,粮食生产成本出现较快幅度的上涨,导致粮食收益减少。以美国为例,2006年玉米、小麦生产成本分别比1996-2004年平均水平增加了14%和30%。二是发达国家在WTO约束下削减了农业补贴规模,导致前几年粮食生产收益下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自然灾害等不利气候使部分主产国粮食产量出现较大减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近些年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许多国家粮食减产严重。2007年,小麦出口占全球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亚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小麦产量减少了一半;2006年和2007年,欧洲小麦主产区也因恶劣的气候,小麦产量低于往年正常水平。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减产导致国际市场小麦供应量减少。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全球粮食生产在波动中小幅增长。2004年全球粮食总产达到22.6亿吨的历史产量后,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减产,总产下降到不足20亿吨,2007全球粮食产量为20.75亿吨。
从需求看,受饲料需求持续上升和工业需求(生物燃料)快速发展的拉动,粮食需求出现较快增长。在口粮需求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很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全球人均口粮需求基本保持稳定,甚至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口粮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加。研究表明,全球口粮需求1985-1995年年均增长为1.2%左右,1996-2006年下降到0.9%。在饲料粮需求方面,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经济体的快速发展,这些国家的国民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对肉蛋奶等高蛋白质食品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饲料粮需求的强劲增长。初步估算,2000年以来全球饲料粮需求年均增长2.5%左右。在工业需求方面,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变得有利可图,导致工业用粮需求大幅度增长。2007年全球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谷物至少1亿吨,其中玉米消耗就9500万吨,比2006年增加3200万吨,增长了50.8%,增长占全球玉米消费的12%。美国是用玉米生产生物燃料最多的国家,2007年消耗玉米8100万吨,占其玉米产量的30%左右。在上述三大需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年来全球粮食消费增长明显加快,2004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高于2000年至2003年1.3%的水平。
通过对供求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2000年以来,除2004年外大多数年份全球粮食总产量不能满足总需求,年度间产需缺口为3000-6000万吨,连续多年靠挖库存补缺口。由此导致粮食库存量急剧下降,2008年初3.7亿吨,仅为2000年末历史最高水平6.3亿吨的58.7%;库存消费比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19.2%),仅比FAO确定的警戒线(17-18%)高1个百分点,其中小麦、大米的库存消费比甚至低于16%的水平。
(二)其他因素
1、投机因素。目前全球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多数以世界上主要期货市场价格作为现货定价基础,即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基差价格。在正常情况下,农产品的期货市场价格完全由该商品的未来供求关系决定。但是,在股市不景气、房地产价格下跌、油价高涨和农产品现货市场基本面有利于做多的情况下,投资基金纷纷转向商品期货市场,放大供求矛盾,推高了粮食期货价格。统计显示,2002年全球商品指数基金的规模不到5亿美元,而到2007年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很多投资大宗商品的对冲基金都增加了对农产品期货的持仓,有的甚至达到投资组合的60-70%。以大豆为例,2008年1月,投资基金持有的大豆期货持仓量占国际大豆贸易量的60%。
2、粮食贸易政策因素。在国际粮价上涨及各国的通胀预期下,粮食出口国纷纷限制粮食出口,而进口国则积极增加进口。这样,一方面出口国限制出口,另一方面进口国增加进口,国际粮食市场贸易量本身就有限(特别是大米),这些政策短时期内造成导致大幅增加需求和减少供给,粮食价格自然大幅大涨。如主要大米出产国越南和印度今年3月28日宣布将减少大米出口的消息,芝加哥期货市场当天的大米期货价格就涨停。可以说,近几个月来米价连翻几倍,与各国短期贸易政策有很大关系。
3、美元贬值因素。这是粮食价格上涨最直观的表现因素。由于国际粮食主要以美元作为报价和结算单位,美元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着大宗农产品价格的走势,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负相关。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国际粮价也因之逐步上升。
从本质上讲,这些非主要因素对粮食价格的影响最终仍然是通过供求发生作用。当供求因素决定了粮食价格的阶段性走势后,其他因素就会成为价格走势的催化剂,会加速粮食价格的上扬或下跌;个别时候这些非主要因素也会转变为主要因素,起关键性作用。
未来国际粮价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关于未来国际粮价的走势,国内外有不同的看法。有观点认为,国际粮价刚刚处于开始上升的通道,预测今后一段时期仍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有人则提出相反的观点:本轮粮价上涨已有两年多了,随着下一个粮食收获季节的即将到来,粮价将很快会见顶回落。笔者认为,未来国际粮价走势继续保持前两年快速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预期在短期内出现“拐点”也不现实。由于支撑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还在继续发生作用,今后1-2年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近期内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性。
在国际粮价快速上涨过程中,为减少对本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相关的应对措施,普遍的做法是:小麦、大米等粮食出口国禁止或者限制粮食出口,而进口国则放宽进口政策,积极增加进口。这些政策产生了滚雪球效应,越来越多的出口国加入了限制粮食出口的行列,从而在短期内造成国际市场可供贸易的粮食供给急剧减少,导致国际粮食供求关系失衡,并引发很多媒体所说的全球“粮荒”。其实,就总体情况而言,虽然全球库存消费比下降到历史低水平,粮食供求关系仍然处于基本平衡或者紧平衡状况,但远没有达到“粮荒”的程度。所谓的“粮荒”只是一种局部性、暂时性的供求失衡状态,是由很多国家不当的恐慌性粮食贸易政策造成的国际贸易粮食短缺。笔者认为,这种“粮荒”将随着国际协调力度加大和出口国粮食贸易政策的改变而得到缓解。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与次贷危机主要在发达国家造成冲击的后果相比,粮价上涨及“粮荒”的影响更加严重,它不仅使低收入粮食进口国大幅度增加购买食品的支出,从非洲大陆到亚洲各国数十个国家陷入饥荒威胁,甚至在部分国家引起了政权变更和社会动荡。而且,很多国家都发现,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告别多年的通货膨胀又回来了,即使是粮食出口国也不能幸免。2007年,南非、阿根廷、越南、印尼、印度等多个发展中国家以及俄罗斯的CPI涨幅都超过5%;美国的CPI上涨4.1%,创17年来新高;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涨幅连续数月超过2%。
对中国而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粮食市场与国内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粮价上涨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粮食市场产生影响。不过,由于我国粮食产销体系与国际市场之间有一定的隔离性,粮食价格运行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主要影响包括:
一是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传导作用使国内粮价上涨压力增大。比较近几年来国内外粮价的变化情况,就会发现国际价格与国内价格互为影响,他们的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消费量占全球总产量、总消费量的20%左右,我国粮食产需及价格变化必然会对国际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国际粮食市场行情对我国粮食价格具有导向作用,其价格变化会影响到我国的粮价走势。最近两年来,国际粮价一路“高歌猛进”,而国内粮价只是“小步慢跑”,从而导致国内外粮价差距不断拉大,如2008年4月大米、小麦国际价格分别是国内价格的1.5倍和2倍,这种差价将通过传导机制增大国内粮价上涨的压力。
二是国内粮价中长期走势将与国际价格趋平。从短期看,由于目前国内粮食库存相对宽裕,同时国家又对粮食出口采取限制措施,近期内国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国际农产品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于国内价格的水平。但是,从中长期看,受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紧平衡的约束,除非在粮食生产领域出现重点的技术进步,否则国内粮食价格将保持上涨的态势,最终国内粮食价格将与国际价格趋平,甚至可能会高于国际价格。
三是不同粮食品种的国内外价格关联性不一样。从国内外价格变化情况看,我国能够基本实现自给的粮食品种(小麦、大米)与国家价格关联并不是十分紧密,而进口依赖程度大的品种(大豆)关联度则非常大。目前,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已超过3200万吨,占国内消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因此我国大豆价格基本上和国际价格接轨。玉米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差价也在缩小,预测表明,我国玉米可能在2010年以后出现净进口,因此玉米价格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向国际价格看齐。从长远看,在不同粮食品种的比价作用下,小麦、大米等价格也将逐步向国际价格靠拢。
四是国内粮价上涨不会引发通货膨涨。从目前情况看,有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所引发的非核心CPI是物价上涨主要推动力,而引起食品价格较快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猪肉,权重约占30%左右。分析表明,目前猪肉价格已基本保持平稳,未来将会保持高位运行,进一步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这样,即使国际粮食价格通过传导机制引起国内价格小幅稳步上涨,也不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应对国际“粮荒”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解决国际粮价上涨及“粮荒”问题,一是加强国际间的协调,统筹协调好各国之间的粮食贸易政策措施,确保国际粮食贸易的正常进行,避免不合理的政策失误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紧张;二是各国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投入,努力提高粮食产量;三是积极采取措施抑制石油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抑制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四是加强对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监管,完善相关制度,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剔除农产品上涨的非理性因素;五是加快探索开发利用秸秆等纤维素资源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路线,替代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就中国来说,要围绕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做文章,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从政策上支持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增加,构建有利于稳定增加农产品供给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加强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治、科技推广、信息服务、农业保险等公共服务,探索与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小区等种植、养殖方式转型相适应的的农业配套服务方式,等等。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农田水利建设病险库除险加固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确实保护好耕地,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三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农业科研攻关和技术引进,加快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四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经营组织,创新产业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五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吸收和采用新技术的能力。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