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对国际市场依存度极高,进口量已为国产量两倍左右,国际大豆价格的剧烈波动也给国内市场带来很大风险。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可以考虑采取增加收储的措施以应对此局面。
对于我国大豆产业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许多业内人士忧心如焚。“我国大豆进口量实在太大,对国际依存度实在太高。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起码为3000万吨。”一业内消息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以前我国大豆、食用油储备量非常低,只有几十万吨。为此,他建议增加国家大豆和食用油的储备量。
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幅上升。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7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3082万吨,出口量仅46万吨,而200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只有1010万吨。往年,我国大豆平均产量为1600万吨左右,去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我国大豆产量为1400万吨。
虽然进口规模如此之大,但中国在大豆上没有定价权,中国企业曾因此吃过“大亏”。
据悉,2004年,一批中国大豆压榨企业组团去美国购买大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听说“中国采购团”来了,大豆期货价格从220美元/吨暴涨至391美元/吨,创下近15年新高。而当中国企业离开美国不到一个月,豆价大跌50%,多数中国大豆压榨企业亏损惨重。随后,外资大规模并购中国压榨企业,本土企业全面溃败。
“现在我国食用油的各个环节,从大豆进口到食用油出售,都已被外商渗透。另外他们还影响中国大豆进口,把进口价格抬得很高。”上述消息人士说。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大豆2000万吨,占当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64.9%。另有数据显示,中国现有7000万吨压榨能力中,受外资控制的约占40%;而实际开工的4000万吨中,外资比例则在60%以上。
“国家有必要增加储备,以在需要的时候对市场进行调控,维持价格相对稳定。”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长远考虑,国家可以适当鼓励增加油脂作物的种植面积。但他也表示,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存在种大豆就不能种玉米的选择问题,因此大豆产量短期内难以大增。
“从价格调控层面而言,国家增加收储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收储只能是对市场进行局部的、阶段性的调节,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大豆整体供求格局。”北京中期总经理母润昌说,“只有立足我们自身供需,减少对外依存,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首先我们需要改变粮食供给结构,增加大豆供应;其次要节约,有意识地降低油脂的消耗。”
“价格最终仍由供需决定,国家只能进行适当调控,不可能替代市场。”于旭波说,虽然全球大豆播种面积在增加,但需求增长亦很强劲,其基本面依然坚挺,长期来看大豆价格恐难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