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农委的数据显示,2007年黑龙江省的大豆播种面积是5297万亩,总产为491万吨。2008年大豆的播种面积有望达到6000万亩左右,比2007年增加13.2%,预计产量可以达到600万吨。
哈尔滨、绥化和黑河的大豆销售基本结束,贸易商日收购量仅能维持较小水平,一些贸易商已经开始计划准备停止收购了。哈尔滨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主要集中在4900-5000元/吨,当地油厂豆油滞库,拖累了油厂收购的进度。牡丹江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主要集中在5060-5100元/吨,佳木斯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主要集中在5160元/吨,齐齐哈尔甘南地区油厂大豆收购价格主要集中在5160元/吨。前几日油厂因豆粕销售供不应求,因此大幅提高大豆的收购报价,但市场豆源稀少。
豆油市场需求偏弱,后市仍有下滑可能。5月19日,各地豆油现货报价为:黑龙江四级豆油每吨(下同)12000元,库存充足,市场少量成交。天津市场上的豆油价格稳中偏弱,该地区主要油厂不报价,以执行前期合同和满足小包装需求为主,贸易商散装一级豆油主流报价为11400元,下调了50元,棕榈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豆油的销售,港口地区毛豆油价格为10900元,下调了100元,市场交易气氛清淡;山东地区一级豆油现货报价11250-11300元,较上周五下跌约50元,四级豆油10980-11100元,成交一般;江苏张家港地区豆油价格稳中偏弱,一级豆油贸易商报价为11300-11400元,四级豆油集中在11000元,港口进口毛豆油10700-10800元,油厂出货恢复,成交一般,部分油厂因缺乏大豆而停产,预计下月初恢复生产;广东东莞及广州地区大型油厂一级豆油价格维持在11000-11100元,四级豆油10550-10600元,与上周持平,成交量好转。预计目前豆油现货市场需求偏弱的状态暂时不会改变。
目前豆粕看涨,养殖大省的四川省发生地震以来,周边地区鸡蛋、猪肉及水产品价格看涨,养殖信心增强,对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构成良好支持。但豆粕价格在3800元/吨以上市场出货速度有放缓迹象,因后期进口大豆到港充足,5-6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将达到650万吨以上,接近700万吨的水平,5月中旬油厂开工率将有明显提高,豆粕供应增加。本周港口进口大豆库存为346万吨,分销价格相对稳定,目前山东港口进口大豆报价4950元/吨,华东地区港口集中在4950-5000元/吨之间。
美国东部时间5月22日周四早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截至5月15日的一周出口销售报告。美国陈新大豆当周累计净售86.93万吨,其中美国07/08年度大豆净售38.28万吨,较前一周和前四周平均水平分别提高90%、65%。中国为主要买家,新购19.41万吨。
受原油价格回落拖累,周四CBOT大豆期价收跌。七月大豆开盘1348美分,最高1363美分,最低1313美分,收盘1324.5美分,比前个交易日下跌了30.75美分。周末连豆0901受美盘影响以4485元跳空低开,早盘下探至今日最低4468元,后震荡上行,最高4509元,尾盘收于4505元,共成交了542464手,减仓19836手至473220手。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最新粮食展望报告显示,2008/0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可能增长9-10%,可能超过2.4亿吨,比2006/07年度的创纪录水平高出3%。5月22日,美国路易斯安那湾港口30天内交货的美国1号黄大豆出口报价为每蒲式耳1336.75-1340.75美分,比前一日每蒲式耳下跌20.25-24.25美分。
报告称,其它油籽作物产量,尤其是油菜籽,也可能达到创纪录的水平,而油棕榈成熟面积也预计进一步提高。供应增加可能有助于缓解目前供需紧张状况。油籽价格高企将会鼓励农户多种油籽。报告称,本年度剩余时间以及2008/09年度初,国际油籽、植物油和油粕价格可能稳定在目前的水平,甚至会略低于实际水平。不过油粕库存可能依然吃紧,因为全球玉米供应紧张,将会致使需求转移到油粕市场。
巴西2007/08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6090万吨。巴西分析机构Agroconsult近日表示,随着收割基本结束,预计巴西2007/08年度大豆作物产量较之前预估减少150万吨,达到6090万吨。该机构FabioMeneghin指出,除了第三大种植州南里奥格兰德州的干旱造成减产外,第五大种植州南马托格罗索的亚洲大豆锈病以及其他州降雨和霜冻同样损及产量。他预计巴西大豆产量将从之前预计的6240万吨降至6090万吨,但仍高于去年的5850万吨。
阿根廷2007/08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4700万吨。据布宜诺斯艾利斯5月21日消息,阿根廷农业部秘书处周三公布,阿根廷2007/08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4700万吨,略微低于稍早预估的4720万吨。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是全球最大的豆油和豆粕出口国。秘书处报告称,“良好的天气惠及布宜诺斯艾利斯东北地区,LaPampa北部,科尔多瓦大部分地区,圣菲省的中部和南部,这些地区均出现了及时降雨。”
美国把大量玉米用于生产乙醇。美国玉米产量的1/4用于生产乙醇,而在2008年美国的玉米出口将减少48%。美国玉米出口占到世界玉米出口总量的75%。同时,由于玉米涨价更快,大批美国农民放弃种植大豆而改种玉米,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减少15.6%。
据介绍,按目前的生产技术,1蒲式耳玉米大约可以制造2.7加仑乙醇,那么80亿加仑的乙醇就需要29.6亿蒲式耳玉米。随着未来几年乙醇燃料的增加,美国审计总署说,今后5年里美国将有1/3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到了2007年加工乙醇企业已达到119家,目前还有另外86家正在建设当中,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大企业,BP、杜邦、凯雷资本。
美国有着巨大的耕地面积,达到19745万公顷,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人均耕地0.7公顷,是世界人均耕地的2.9倍。强大的土地资源优势,是美国放手发动乙醇燃料这一石油替代战略的重要后盾。维持美国的能源安全,已成为美国农业部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