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受诸多利多因素迭加作用,全球原油市场价格迭创新高,其主要因素在于: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用油消费刚性增长、OPEC无意增产、即使增产幅度也有限、夏季迎来用油需求消费旺季、原油输出国组织主要产油国伊拉克、伊朗和尼日利亚形势紧张,投资者担忧原油供应,原油市场成为基金做多的主要商品之一;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商品市场主要风向标的国际原油市场,自然成为基金重点追捧的对象。油价顺势冲破120美元,由于上述利多持续作用,油价后市还将挑战更高价位。
在此背景下,国际国内商品市场却主要受制于各自商品的供需关系,而维持区域性震荡整理行情,短线看受油价影响有所减弱。
笔者分析认为,尽管原油持续单边牛市行情,并突破120美元重要关口,但对商品市场各品种走势产生的助涨助跌共同效应却难以显现。从国内市场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原油牛市尚未完全传导至国内市场,国内为抑制通货膨胀,通过补贴等措施维持成品油价格平稳,导致国内油价走势弱于国际油价;其二,相对于美国通过的能源法案,国内强调粮食安全重于能源安全,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的能源消费开发将受到严格限制,国内粮食消费仍以维持传统的食用需求为主;其三,中长期美元贬值与人民币升值趋势未改,也导致油价国内市场弱于国际市场。
作为全球主要的工业、农业及其他行业原料、燃料,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始终牵动着下游行业的市场运行,影响着下游商品市场供需关系。油价不断上涨,不但导致商品原料生产加工成本提高,而且还导致具有替代能源的品种走势受到提振。
实际上,原油不但是有色金属铜铝锌的主要开采冶炼加工运输的能源,是农作物耕作收获的能源,而且还是期货市场诸多品种的上游母产品。
除此之外,原油作为商品市场中一种主要的商品,对商品市场无疑具有领头羊和风向标的作用,原油市场价格持续走强,将引发市场对通货膨胀的严重担忧,吸引投机资金追涨杀跌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商品消费性需求变化引发投机性需求变化,从而使商品市场供需关系在利多利空之间反复转换。
物极必反,原油牛市进入中后期,将对商品市场产生反向利空作用,油价涨幅与国际国内GDP增长幅度将呈现高度的负相关态势,由此促使全球经济加速衰退,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并使商品需求消费全面缩减,从而使商品市场全面由牛市转变为熊市。
综上所述,作为影响商品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原油持续牛市,仍是继续影响商品市场走势的重要题材之一,而原油牛市对商品市场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可能呈现短期利多、中长期利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