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情况来看,大豆的现货价格普遍在5000(进口成本)以上,并在此区域徘徊了很长时间;而豆粕的理论生产成本则在3600-3700之间(12000元/吨的豆油),供应相对旺盛。这是造成两者价差不断扩大的最关键原因。下面,我们就对这点着重评述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未来一段时间,大豆的价格有没有可能降下来。从目前的国际金融局势来看,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愈演愈烈,众多的投资机构纷纷倒闭,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这已经不是投资基金用商品保值的问题了,而是大家都从金融市场抽身的问题了。这也是我们在后期最需要关注的了。而美国将召开关于对指数基金设限的会议,预计后期市场将有很大的变数。虽然说近期其金融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其中最为本质的影响因素依然存在。
其次,我们来看看大豆的成本,目前美国大豆的价格已经基本回到了2008年初的水平,从美国进口到中国的大豆的成本跌到5100,从南美进口的大豆跌倒4900以下,也就是说,国际市场的大豆价格已经在下降了,特别是在预期丰收以及对未来经济的担忧的时候,现货商高位入场套期保值的意愿更加强烈。因此,笔者可以预见,在国际大豆价格重回前期高点期间,那么前期没有来得及参与套期保值的投资者将会在这个时间入场。虽然近期南美的罢工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其参与套期保值的积极性。
第三,我们来看比价,4978/3282=1.5168(809合约期货价格),此水平比它们的历史最高水平要高出许多。另外,我们将豆油考虑进来,就11158元/吨的价格来说,压榨大豆的理论利润为-410元/吨,也就是说厂商是大幅度亏损的;从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看,豆油的价格明显处于国家重点监控的目标里面,因此后期的价格维持弱势的可能性很大,而对豆粕的监管则明显要松很多,且养殖业的复苏更为其增添不少活力。
(二)对近期国际金融形势的解读
从前期外盘的情况来看,多头集中出逃是造成此次大跌的主要原因,这一点从其几度跌停就可以看出来,而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虽然基金多头有在地位逐步进场,但是从这个星期的市场上可以看出,基金多头明显在关键技术位止步不前了。
近期,美元指数在小区间震荡,极大的加大了商品市场的不确定性,但是却让其他基本面的影响因素表现出来,从而提高了观察市场的清晰度。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如果美国经济继续恶化或者陷入一定程度的衰退,市场基金会不会重新选择商品进行保值?我们的观点是,长期来看,这种趋势依然存在;但是,短期内由于市场处于一个挤压泡沫的阶段,因此,各种商品价格均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压,也就是说,在较短的时间内(3个月左右),商品价格依然是存在下行风险。且目前市场对指数基金的关注更加集中,关于此方面的政策也在考虑之中。
(三)对2007年中国大豆进口数据的再认识
下面是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大豆进口有关情况的评述,主要呈现以下4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进口占绝对比重。2007年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大豆2976万吨,占当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6.6%。二是自美国、阿根廷、巴西3个市场进口量合计占去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8.7%。其中,自美国和阿根廷进口保持增长,自巴西进口明显下降。三是以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为主。2007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大豆2000万吨,占当年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64.9%。四是进口均价持续走高,达每吨372美元,同比增长40.3%。2007年我国大豆月度进口均价自1月份突破每吨300美元后一路上扬,到12月份攀升到495美元的历史新高。
笔者将上述信息解读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油脂油料的整体需求是很旺盛的,所以,丝毫不要怀疑市场的需求因素;其次,养殖业的逐步扩大进一步支撑国内大豆价格;第三,相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外商在产业链上拥有诸多优势,因此整体利润相对丰厚,且这种状况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得以持续。第四,也是笔者要提出的最为重要的观点,在高价格区域,中国进口大豆的速度丝毫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这犹如给国际大豆价格火上浇油,所以当我们的进口平静下来以后,国际大豆价格不跌就怪了。后期,我们也将密切关注大豆(油脂类)的进口情况。
从2008年前3个月的进口数据来看,1月进口大豆344万吨,豆油15万吨;2月份进口大豆202万吨,豆油35万吨;3月份进口大豆232万吨,豆油22万吨。从上述数据来看,2008年的进口明显快于往年,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国需求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做准备!
此外,从技术上看,价格在创出历史的最高位后大幅度回落,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添油加醋,技术形态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而最近一次的反弹也基本达到了市场的要求,因此其价格回到前期起始区域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近期大豆来说,我们的整体观点是四、五月份,大豆将在比前期价格较低的一个水平震荡调整,而进入六月份以后,北半球的大豆种植面积基本确定,其后的天气将成为关注的要点。目前,南美的罢工问题是影响市场的关键,但其对市场的冲击不会特别的大,因为其相当一部分大豆是在国内压榨。
总体上,大豆市场还是趋弱的,因为没有下游产品的跟进支持;另外就是在商品价格集体下滑的情况下,南美的大豆也开始大量供应市场,市场压力加大;考虑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交割产品的不一致性,因此在具体的操作上要注意细节,特别是在交割的问题上。
(中瑞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