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不确定性因素影响 油脂震荡将延续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4-18  
     北京中期 杨莉娜

    油脂市场在倒V型突变之后,在美国农业部报告跌停急挫,短期利空出尽后,出现技术反弹。期间,阿根廷罢工影响南美油脂油料出口,利好美豆市场,也对盘面形成支撑,从而使反弹格局仍处于延续之中。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油脂市场有再创新高的可能呢?那么,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前期新高与近期的基本面因素:

    1、 首先从供需基本面来看:

    3月之前,油脂市场的疯狂上涨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因素是中国南方低温冻害可能导致油菜籽减产,从而使中国本已紧张的油脂供需形势更加严峻,中国的油脂进口需求预期增加,推动国外油脂价格上涨,豆棕油均创新高。但是,从春季的油菜恢复情况看,情况会比预想要乐观些。前期认为40%的受灾面积,并不意味着大幅减产,从众多调查研究情况看,菜籽春季生长情况不错,在主产区,可见“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在笔者参加的第五届国际油脂油料高级研讨会,与会专家在展望油菜籽产量时认为,实际损害可能会低于前期的报告程度,而油菜产量由于今年播种面积的增加可能高于去年。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副主任毛留喜周一表示,中国2008年油菜籽产量可能将与去年持平或比去年略高。

    毛留喜表示,油菜籽播种面积的增加将抵消因年初雪灾所引发的单产下滑。另外,中国的大豆将可能增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报告显示,中国2008年大豆播种面积料将达到950万公顷,较去年增加12.6%。2008年中国大豆产量料将达到1650万吨,较上年的1350万吨增加22.5%。这意味着,我国大豆产量在经过2006/07 年度的减产后,将会实现一定程度的恢复性上涨,预期的产量与05/06年的产量相近。

    近期的进出口数据显示油脂油料的供给增长的趋势。中国3月进口232万吨大豆,同比增长9.9%。中国2月进口大豆202万吨。第一季度总计进口778万吨大豆,较去年同期的572万吨增长36%。数据还显示,中国3月份进口植物油共计750,000 吨。1-3月总计进口201万吨植物油,较上年同期的184万吨增长9.1%。

    我国在第二季度一般是油脂的需求淡季,加上短期供给因大量油脂油料进口,港口库存较高保障,暂时的供给情况并不太紧张。

    而从国际情况看,近期与前期最大的不同的是,南美大豆集中上市开始,由于天气情况一直不错,使得增产预期较为强烈,阿根廷虽然受前期干旱影响,但产量仍可能达到4700甚至4800万吨,巴西产量预期在6100万吨,南美产量预期增加。而传统上,美豆采购可能告缓,中国向南美采购的数量逐渐增加。但今年的情况特殊在,阿根廷举行了为期20 多天的罢工,影响了不少船期和采购,中国多船大豆豆油因遭遇不可抗力而转购美豆,从而对美盘形成了需求引致的支持,使美盘在短期因素下反弹至高位。谈判结果将会使短期走势形成分化。如果农业团体与政府达成一致,不再罢工,那么后市预期南美供给仍会对期货盘面形成压力,美豆和油脂可能遭遇理性回落;如果双方未达到一致,5月1日起阿根廷罢工仍可能继续,从而继续对美豆和油脂需求形成支撑,使其保持高位运行格局。再加上印尼国有港务局工人抗议国会刚刚批准的运输法令,宣称无限期罢工示威,而罢工可能影响到棕榈油、橡胶、咖啡和可可等商品出口。

    此外,据美国农业部种植意向报告,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可能增加18%,市场普遍认为预期对美豆种植过于乐观,高于市场预期的种植面积。而据美国大豆协会的有关人士说明,农民的种植计划根据11、12月CBOT期货价格,一旦决定种什么,变动的可能性不太大,后期的变动因素主要是播种期天气影响。不过最终的种植面积会在6 月得到明确。后期的天气炒作也会成为主要因素。

    因此,从基本面因素看,对后期油脂走势偏空因素较多。

    2、生物燃料因素  

    生物燃料题材是促使豆油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是随着过度炒作中国雪灾题材,投资资金疯狂做多豆油,这个题材的影响力便出现了折扣。有关机构研究表明,美国生物燃油的原料80%来自于豆油,而豆油价格在55美分以下生产生物柴油才具有经济性。过度炒作使美豆油在2 月上旬超过了这一临界值,也正由于豆油价格高企,导致生物柴油预期使用量将可能下降。但是在美国农业部4 月供需报告中,豆油出口量上调了13.6万吨,同时还将用于生产甲基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的豆油数量上调了6.8万吨。市场曾预计,生物柴油中的豆油使用量从1月份起将下降,但事实却相反,2月份的豆油使用量上升到了13.2万吨,仅次于7、8月份。2月份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动植物油总量上升到18.5万吨,高于12月份的15.3万吨和1月份调整后的17.6万吨。由于美国能源法规定,2007年,生物柴油的使用量达到18.93亿公升,目标限定,这也使得生物柴油的加工具有一定的增长刚性。高位运行的原油价格依然对油脂价格形成支持,原油基准合约价格已经运行在110 美元上方,这给油脂市场提供支持。

    3、中国的政策因素

    4月1日,发改委同意了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提高小包装食用植物油价格的申请。而此时大豆现货和期货同时下跌,暂时缓和了粮油价格倒挂的窘境。4月8 日,金龙鱼正式发出通告,称接受发改委主动提出暂缓涨价的建议,并解释部分终端销售涨价为个人行为,承诺暂缓涨价。政策信号的不明朗引发了市场强烈的观望情绪。出现了厂家又开始不报价、不发货的情况,这可能表明厂家的两种心态:一是在等原料价格进一步下降,二是在等产品价格上扬。如果企业预期全球供应仍然紧张,就可能会暂时不发货。相同的情形曾经在发改委宣布实行临时价格管制的时刻。同时,由于3月份大豆价格过山车似的波动,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盈利。由于厂家在油脂油料价格高位采购了部分原料,而现货油价回落,使得成本倒挂现象十分严重。价格的急速下挫导致油厂生产停滞。

    同时,由于国家由于关注到外资对于大豆压榨行业的控制力,因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副司长贺燕丽表示,中国正在考虑采取措施限制新增大豆压榨产能,因产出已经超过需求。中国关注该行业由外资主导的问题,将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兼并小企业来做大。到2010年,中国每年将需要5,000万吨大豆;目前年压榨产能约为8,400万吨,但实际开工的仅有一半。这种对油脂产业的调整意向,将是我国向外资主控压榨业的还击,长期来看,是为了实现我国油脂产业独立性的一个政策步骤,有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但是,在短期内还可能会引发市场阵痛。新企业不批,大企业限产,小企业迫于成本压力停工,短期供给可能紧张的预期可能引发油脂期货市场对未来预期的上涨。

    国家在政策调控中节奏和时机的把握都将会牵动现在因大涨大跌而已经变得非常脆弱的市场神经,价格超跌后,厂家出于成本考虑的理性价值回归受到抑制,会对产业形成伤害。这其中受损失最大的,不是国际资本,而是国内的小型企业,有实力兼并小企业的资本也不仅仅是国内大型企业。

    因此,政策因素增加了市场观望情绪。

    4、国际经济局势

    美元的持续贬值,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根据笔者参加的油脂油料会议上有关人士认为,美元跌势可能会有转强迹象,4月上旬出台的各类经济数据,将可能会把次债的阶段性影响充分展示出现。而在G7会议上,G7对市场大幅波动表示担忧,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著G7 将容忍美元逐步下挫。至少从目前来看,央行不太可能入市干预,因此举可能会令市场呈现出人意料的波动态势;很明显,G7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随著美国经济及全球金融市场状况不断恶化,美元持续下挫,入市干预(买入美元)不但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有限,也可能会损害各国央行的信誉。后期美元趋势将需要关注本周美国方面银行即将公布的业绩报告及政府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

    如果美元继续下挫,无疑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格局难以改变。国际经济因素也对油脂走势添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5、基金流向

    基金在豆油头寸上呈现减持倾向,净多单在总持仓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油脂的高位运行,下一年度的大豆增产预期,都使得持仓比重向玉米部位移动。基金的长期布局更偏重于对基本面供需的解读。

    由于上述的多空因素并存,油脂市场的震荡格局将会延续,其中的大幅波动也依然难免,总体说来,近期的供需面对市场的主导力量仍可能比较强,而其它方面因素则使油脂价格波动加剧,现在的趋势表明短期底部已经随着种植意向报告出台而显现,而后期综合因素加剧市场波动,近期突破前期高点的支持因素并不具备。总体而言,震荡市中,避免长线操作,仓位也应该避免过重,现在的市场趋势比2007年的单边走势复杂得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