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美国期货市场和国内大连期货市场均出现了罕见的持续暴跌。美豆五月出现六次跌停、美豆油五月出现了八次跌停;国内豆油九月也出现了五次跌停。并且CBOT 两次扩大大豆和豆油的张跌停幅度,国内也相应进行了扩板。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短短一个月内是非常罕见的。为此,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2004 年美豆暴跌的历史,从中探寻大豆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时美国基金大肆炒作美豆减产题材,公布虚假的研究报告,推动美豆期价从2003 年8 月每蒲式耳5.4 美元快速上涨,到2004 年4月最高达10.64 美元,创下16 年来新高。当美国豆农成功实现在历史高价将当年大豆销售完毕以后,美国基金开始悄然平掉多单而大举反手做空,美豆期价应声冲高回落,一个月以后迅速回落了2 美元,半年后已暴跌至5 美元以下。从下图可以看出基金净持仓量变化是如何“颠覆”美豆期价的。如下图所示,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基金从净多持仓峰值到净空持仓峰值的变化量高达157290 手。
历史还在重演,2006 年10 月以来美豆与玉米比价关系牵引着美豆从5.5 美元起步回升。2007 年3 月底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种植意向报告奠定了牛市的根基。基金开始大举建仓做多美豆,借助天气大肆炒作减产题材,于2007 年10 月将期价推升至10 美元。此时正值新豆逐步上市之际,但经过大半年来的炒作,减产题材早已尚失新意,期价开始蠢蠢欲坠。正当基金为利多题材出尽感到无奈之时,美国国会关于修订新的能源法案的消息“意外”的浮出了水面。原油的迅速飙升配合着生物能源题材的炒作,美豆成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到本月初创下CBOT 有史以来的最高点15.86 美元。
然而不幸的是次贷风暴再次席卷美国金融市场,随着凯雷集团、贝尔斯登投行等部分大型金融机构卷入流动性危机的漩涡,旗下基金公司的客户出现了严重的挤兑现象,纷纷大范围平掉大豆等农产品多单,进而引发市场连锁效应,基金出现恐慌性抛售热潮。最近几周(2月19 日-3 月11 日)CFTC 持仓数据显示,投机基金和指数基金在大豆期货和期权上的净多单和净多比例均呈加速下降趋势。净多单从139418 手下降到104110 手,平均每周减少近1 万手;净多持仓比例也由16.9%下降到13.2%。
在半个多月时间内,美豆期价较最高点已回落了3 美元,与2004年相比跌速更猛。而随着美豆急跌,国内大连市场也是哀鸿一片,多头的心理底线不断地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毫无疑问,大豆在本月受到国际金融动荡和美经济发展担忧等外部市场影响很大。经过半个多月的消耗后,大豆、豆油等市场的注意力才逐渐转移到市场供需等基本面上,市场前期的恐慌下跌气氛也有所减弱。此时阿根廷农户罢工抗议政府上调大豆出口关税,致使大豆及豆油出口耽搁,部分需求转移到美国和其它供应国,这也增添了大豆市场的利多气氛。美豆和连豆在本月最后一周出现了几天强势的反弹。然而,美豆五月反弹到1350 美分未果,连豆九月也无法突破5000 点整数关,大豆期价再次掉转向下。市场开始进入了美国农业部种植面积预估报告的等待观望期,大豆未来的走向变得模糊。
国内现货方面,本月大豆库存充足,成本下降打压现货。由于近期部分油厂停产的影响,港口的进口大豆库存呈现了高位徘徊的态势,总量则维持在390 万吨左右,接近历史高位区域。与此同时受期价不断下跌和国际海运费用下滑的影响,理论上的大豆进口成本出现了大幅下跌,目前仅有4800 元左右,远远低于前期的高价大豆,受此影响,预计国内进口大豆价格也将逐步回归,价格难有良好表现。另一方面,油厂利润缩水收购趋于谨慎。随着近期国内油粕价格的双双大幅下挫的影响,目前国内油厂的理论压榨利润出现了大幅缩水,以进口豆为压榨原料的油厂多数出现了亏损,除东北油厂外,其它油厂的压榨亏损幅度在15-150 元之间。因此目前油厂的大豆收购开始普遍趋于谨慎,这将会加快市场的谨慎情绪。而且东北主产区的多数油厂开始停产,并且国产大豆的库存相对充足,因此市场购销两淡,导致市场的压力加大。截至本月月底,油厂大豆收购价格普遍集中在4620-4800 元之间;国内一级豆油报价处于12300-13500 元/吨;三级、四级豆油价格集中在11900-13400 元/吨;港口地区毛豆油销售报价处于12000-12300 元/吨。
3 月31 日晚间报告结果再次出乎市场意料,美豆2008 年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479.3 万英亩,同比去年增长了1116.2 万英亩(FCStone 预测增长1000 万英亩就能保证08/09 年度供需平衡)。如此大幅的面积增长我们不得不得出大豆牛市根基已经不复存在的结论。并且截至3 月1 日的美豆期末库存为14.28 亿蒲式耳,远高于市场此前的预测值13.55 亿蒲式耳。
通过观察美豆和国内大豆五年来的期价和现货价格走势,我们可以发现大豆的价格运行遵循“缓慢攀升-快速拉升-快速回落-震荡走低”这样一个变化的历程,而且这样一个周期大致是五年。究其原因,我认为这与大豆自身的生长周期以及美国的销售策略有关。众所周知,大豆是一年生植物,美国和中国的大豆生长期大致相同,从当年的5 月份到9 月份,而当年的10 月份到次年3 月份为大豆销售期。为保证美国豆农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大豆,美国大型的粮商和各类基金在新豆上市之际往往会在期货市场做多大豆,推动大豆期价上涨。特别是在预期该作物年度将减产的情况下,基金的疯狂炒作往往会导致大豆期价迅速拉升。而当三月份大豆集中销售完毕以后,基金在期货市场上便会悄然平掉大豆多单,甚至反手做空,造成大豆期价从高位迅速回落。这就是为什么大豆市场价格往往会在三、四月份达到该年度最高点的原因。
如果第一年市场价格达到一个历史的高位,那么随后的两到三年时间价格就有可能震荡走低。这是因为第一年的种植效益大幅提升会刺激豆农在未来将更多的土地用于播种大豆,造成大豆产量连年丰收,价格不断走低。而在种植效益不断下滑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土地从大豆上流走转而种植其他作物(如玉米、小麦,大豆连续的减产会使得价格重新缓慢回升,最后一年因预期大幅减产会引发价格迅速拉升。大豆市场价格的运行轨迹就是在这样的供需平衡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实现新的平衡的过程中周而复始。
希望广大投资者做好大豆转市的心理准备,及时调整过去牛市的追涨思维,操作上以做空思路为主,但也应看到日内仍存在短线做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