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农产品市场进入脆弱平衡期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4-09  
     近阶段农产品期货经过暴涨暴跌之后逐渐趋于平稳。但在国际市场上,上涨的传递效应还在持续。3月27日,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达到每吨760美元,比前一日每吨580美元提高了30%左右。不断上涨的价格和不断缩小的储备数量已经在亚洲引起不安。

    表面上看,大米涨价是由于大米主要出口国埃及为了平抑当地米价,正式禁止将大米销往海外。随后,全球第二大出口国越南和第三大出口国印度也实行了类似限制规定。实际上支持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全球产量减少,需求增加,而且全球的大米库存位于1976年以来的最低点。

    小麦、玉米及其他大宗农产品价格2006年末就已经上涨,而大米价格在今年1月才开始上涨,所以应该说大米的上涨仍然是农产品供需失衡的继续。由于中国内地的大米出口和进口的数量很小,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对内地大米价格的影响不会很大。国家总理温家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大米库存量已达到4000万吨到5000万吨。此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生产的措施,包括四种直接补贴,促进粮食生产。2月8日,发改委曾发布提高2008年生产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表示将鼓励粮食生产,包括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从农民手中收购谷物产品的价格最少将增加9%。

    但是从较长时期看,如果对农业不加大投入,靠某一年的增产只能是维持农产品脆弱的平衡。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种粮的比较收益迅速下降。国家公布的粮食播种面积从1990年的113466千公顷小降至1999年的113161千公顷,其后跌落至2003年的99410千公顷,后4年降幅达12%。粮食总产量从1999年的历史高点50839万吨降至2003年的43070万吨,4年骤降15.28%。同期从事生产的群体规模也在下降,而消费的规模却与日俱增。今年3月份政协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发言表示,除了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之外,肉蛋类价格上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养殖格局发生了变化。过去中国有2亿多小养殖户,但是现在许多人不愿意从事养殖行业,转而奔向城市就业,这就使得养殖户的规模下降。而原来城市消费群体规模大约为5亿人左右,现在新增加了2.5亿来城市消费的人之后,使得农产品消费群体增长了50%。肉蛋类如此,粮食等农产品也同样如此。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转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但是在中国最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农业的实际所占地位和投入是下降的。稳定播种面积与单产,通过科学施肥、良种改进、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些措施将要不断推进。

    农产品期货价格做为市场的晴雨表,可能将在很长时间内维持强劲上升的态势。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整个社会关注的力度,让大家清醒意识到农产品已经进入到脆弱的平衡期。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