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甚至在上周一之前,国际农产品价格涨势如虹,而从上周二开始,农产品价格急转直下,如同瀑布一般--"飞流直下九千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从1586美分/蒲式耳跌至昨日的1358.5美分,下跌14%;豆油期价从70.8美分/磅,跌至61.3美分/磅,下跌13%;洲际交易所(ICE)白糖从15.06美分/磅,跌至12.97美分/磅,下跌14%;棉花期价从92.86美分/磅,跌至77.28美分/磅,下跌17%。
农产品跌势可谓惨不忍睹。
什么原因造就了这轮"美丽瀑布"形成呢?答案很简单--资金态度的转变。
当市场多数人看好农产品的时候,特别是一些大师级别的人也认为农产品此时是最好的投资品种,买入农产品的理由变得简单了--因为大家都在买。
于是在这种买入--上涨--再买入的循环不断重复的时候,农产品价格一次次地改写新高纪录。于是,投资者已经将农产品的基本面固化,认为这个基本面永远是利多的,而且是不管价格涨到多高都一样能对价格形成支撑。于是,农产品被市场"神话"为对冲通货膨胀的工具,成为抗衡美元贬值的利器。
可是,"神话"的基础并不可靠,因为那是建立在农产品会永远上涨的基础上的。而农产品既然是商品,那就不可能永远涨价,同时,利多的基本面也不可能支撑价格只涨不跌。
当价格透支基本面利好的时候,当有些人"醒悟"过来,发觉自己仍然活在现实当中的时候,价格的回归开始了。
一旦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倒下,其余的牌不想倒也难了。于是当投资者开始平仓后,引起价格下跌,而价格下跌又导致更多的投资者平仓,在卖出--下跌--再卖出的循环下面,我们看到了农产品价格的瞬间崩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由资金累积起来的壮阔涨势,也因为资金的离开而轰然倒塌。
一位期货资深人士曾说过,决定商品价格的关键因素不是资金,而是供求关系。资金只能带来短期的涨跌,而供求决定商品的长期走势。不难看出,农产品市场紧张的供求关系导致了近一年多的牛市,然而被过分夸大的供给紧张状况带来的资金大量涌入,则形成了农产品市场暴涨暴跌的局面。
对农产品市场而言,现在的暴跌其实并不可怕,因为这样的下跌可以将价格还原到基本面所能反映的程度。而在土地争夺没有结束、农产品能源化仍在大幅扩张、粮食需求强劲增长的情况下,现在轻言农产品牛市就此结束为时尚早。(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