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大豆牛市的本质是农产品价格的重新定位,其上涨时间长,幅度大,回调空间小
本轮大豆牛市是在农产品整体上涨背景下出现的,与2004年大豆牛市是由美国大豆减产促成的截然不同。原本2004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增加,但突发的旱情导致单产急剧降低,USDA对美国的大豆预计产量由最初的32亿蒲式耳一路下调到24亿蒲式耳,造成美国大豆从2003年年初的500多美分上涨到2004年年初的1000多美分,基本翻番。但后来随着USDA对美国大豆产量数字的调整以及南美大豆的丰收,大豆暂时紧缺的局面得以缓解,大豆价格持续单边大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从1000美分下跌到500美分附近。
但这次大豆牛市的出现并不是由产量下降引发的。2006年,美国大豆产量达到32亿蒲式耳,为历史最高水平。当年度主产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也是创出了历史记录。可在2006年9月份,CBOT大豆开始了持续到今年的跨年度牛市。这显然不是供应上出了问题。那是为什么呢?
第一,小麦和玉米的联袂上涨使大豆在下年度的播种中可能处于劣势,市场对未来大豆平衡产生担心。换句话说是整体农产品的上涨,使豆类比价偏低,进而被带动一起上涨。当然其根源是农产品整体定价偏低,需要涨价来引导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因为当时铜、能源等工业品价格已经先期上涨,增加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由于农产品价格长期低廉,造成全球对农产品生产投入不够,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对食物(副食)的需求日益增加。当然全球变暖、土地沙化等也使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从而造成农产品供应增速滞后于农产品需求增速。因此,在整个2007年,我们看到了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产品此起彼伏,轮番上涨,相互刺激,均刷新了历史新高。这一点在2004年大豆的上涨是看不到的。
第二,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剧了农产品供应的短缺。原油、煤炭等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加之其价格不断上涨,促使人们不断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甘蔗、玉米等制作燃料乙醇,豆油制造生物柴油,农产品的工业化需求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农产品供应雪上加霜。据统计,美国2007年生产燃料乙醇消耗玉米量达到8128万吨,同比增长48.8%,预计2008年将达到1.016亿吨,同比增长25%。2007年年底,美国通过了其新的《能源法案》和《农业法案》,更是从法律上确定了其继续扩大用玉米制作燃料乙醇的数量。当然,豆油生物柴油的概念随着原油的继续高走,也逐渐从概念炒作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利多因素,这一点也是2004年牛市中不存在的支持因素。
目前的市场条件仍然支持豆类上涨
第一,USDA公布的豆类基本面日趋紧张。在2月份USDA月度报告中,由于出口增加,国内需求旺盛,USDA再度下调了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从上月预计的1.75亿蒲式耳下调到1.6亿蒲式耳。而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产量也仅仅为6050万吨和4700万吨,低于市场预期。对全球大豆总产量的预计为2.2007亿吨,比上月略有减少,全球需求为2.355亿吨,比上月的预计提高24万吨。全球大豆本年度供需缺口为1543万吨,全球大豆库存继续降低。日前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基线报告显示,预计美国2008年大豆播种面积为7100万英亩,2007年为6360万英亩;美国2008年大豆收获面积预估为7010万英亩,2007年为6280万英亩;美国2008年大豆产量预估为29.50亿蒲式耳,2007年产量为25.85亿蒲式耳。即便按这一数字测算,2008/2009期末库存仍然偏低。当然,如果玉米、小麦价格继续上扬,美国今年大豆播种面积能否恢复到7000万英亩以上还很难说。
第二,原油再次破百使豆油的生物柴油概念得以深化,加之我国的雪灾造成油菜籽受损,豆油成为豆类上涨的领头羊。我们注意到,近期豆油在领涨整个豆类板块,这和原油的再次破百是分不开的。而我国南部出现的雪灾对40%的冬播油菜籽造成了损害,使2008年我国油菜籽产量和上年相比持平或略低。这将使我国对豆油和棕榈油的依赖更为明显。
第三,次级贷影响消退,食品恐慌将日益加剧。食品价格的上涨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得出口国制定限制出口的政策,而进口国则是采取降低关税等措施鼓励进口。粮价的上涨并没有使供应充分满足需求,而是加重了全世界人们的惜售和抢购心理。在一定时间内,这种心理的自我加强就会推动价格惯性上涨,所以我们看到了美国小麦站稳了1000美分,仍然没有阻止面粉需求国更多地进口。
第四,美元低迷不振,基金继续增持豆类使资产保值增值。也许一家基金的投资方向左右不了市场,但当许多基金都一致做某个方向时,往往意味着行情会继续发展。这点从历史的大多行情均可证明。同时美元的低迷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商品价格维持强势。
第五,海运费的上涨以及雪灾,使国内的豆类上涨步伐紧跟外盘。春节前,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扩大供应、引导市场的调控措施,力求使持续上涨的CPI降低。这些调控举措,在春节前,也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使CPI再度上涨,灾后重建工作在短时间内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整体物价的走强,加之消费物品的运输困难,2008年1月份CPI突破了7%。当然,节后海运费的恢复上涨,也使得内盘跟随外盘创出新高。
从技术上看,内外盘大豆新高迭创,放量上涨,上涨趋势完好。退一步分析,即使现在大豆价格已经“太高了”,也不足以支持做空,因为这么大级别的牛市长久盘顶的机会更大一些,单顶反转并不多见。操作上顺势建多更为安全,至于放空,等到技术上出现确切的反转信号并不为迟。
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