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以前,想了解市场状况产生恐慌的最快方法,就是去看一家债券保险机构的内部状况。但现在,除了通常那一大堆令人毛骨悚然的银行问题以外,高盛分析全球金融系统的现状指出,大宗商品市场正在悄悄酝酿着更大的麻烦。
高昂的油价以及金属与矿石领域所面临的压力,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相反,当前真正引起高盛注意的是农产品价格前景。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门负责人杰夫·柯里以轻松的口气说道:“我们认为,在未来12到18个月,许多大宗商品领域都可能进入危机状态……而我认为农产品是关键所在。”
这种看法可能似乎有些奇怪。毕竟,西方经济体的居民通常会花更多时间去担心汽油的价格,而不是小麦或玉米的价格。而在西方投资者想到“大宗商品冲击”时,他们的参考点通常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但是,正如柯里所观察到的,这是一个危险的狭隘观点。他表示,在上世纪70年代,饥荒所影响的全球人口比例远远超过了能源危机。即便时至今日,食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依然会在发展中(或半发达)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但是,高盛认为,这只是资本与资源配置失衡这个更大问题的一部分。柯里提出,毕竟,如果说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理性经济世界,那么海湾国家等食品资源缺乏的地区就应该大力投资农业。而且,既然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供应国,这意味着沙特阿拉伯人应该会抢购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但事实上,无数的投资控制阻碍了沙特阿拉伯人收购威斯康星州的农场和美国人拥有沙特的油井。目前的现实是,海湾国家领导人正在考虑过滤海水,去灌溉沙漠中的小麦,而美国与欧洲正在尝试将玉米变成燃料。这些做法可能符合国内政治逻辑,却耗资巨大。
现在,对于任何正在做多大宗商品的投资者而言(这里面应该包括高盛),这种趋势似乎有点像好消息。但对于发展中国家那些极度贫穷的人而言,这种前景是灾难性的。
投资者也应当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幅场景并不意味着21世纪资本市场的进步,也不可能孕育着中期的稳定。可悲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豆孕育的冲击可能比次贷更可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