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CPI同比上涨7.1%,月度涨幅创11年新高。从去年3月开始,央行已6次加息,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何通胀“症候”加重?我们不妨重新分析一下中国通胀的“病根”。
中国的通胀无疑是全球通胀的一部分。2007年全球食品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这既不是简单的食品价格上涨,也不能仅由能源短缺、发展替代能源来解释。它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1世纪初期的黄金增长期后,需求过度膨胀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目前全球进出口产品结构中,中国和东南亚为劳动力和初级产品供应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中东为资源品供应国,美、欧、阿根廷为农产品供应国,美、欧、日为高附加值产品供应国。在全球经历了需求高速增长后,劳动力、资源品等都进入供不应求状态,这必然导致农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价格相应抬高。全球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导致全球陷入物价上涨的循环圈中。这种格局决定了中国的通胀不是独立的,也很可能不是短期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通胀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土地、能源,甚至资金的价格都在上涨,需求拉动型通胀越来越明显地向成本推动型通胀转变。
一年以来,中国面对通胀压力采取了多种方式来应对,但对于目前的通胀形势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每种方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加息。加息是任何国家治理通胀的重要武器,尤其是在需求高涨、经济过热的时候。在2006、2007年,加息无疑是有效的。但在今年,受次贷危机影响,外需已经明显降温。专家预计,仅顺差增速下降就会下拉GDP增速1-1.5个百分点。而在成本推动型通胀中,加息还会相应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样一来,加息政策就应谨慎。一方面,要谨防重蹈美国连续加息没有消除通胀风险,反而引起衰退风险的覆辙;另一方面,中美利差继续扩大,也不利于抵御热钱流入。
紧信贷。从控制信贷投放派生货币、降低货币乘数的角度来看,紧信贷有利于减少货币供应,在经济过热时,全面紧缩信贷无疑是有效的。但在需求可能下滑时,信贷紧缩就应该有轻重之分,不应“一刀切”。
数量型紧缩工具。这一手段直接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基础货币投放和广义货币供应,对于治理通胀是不二选择。
升值。本币升值在理论上可以起到紧缩的效果,也可以抑制通胀。但2007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达5.13%,名义有效汇率仅升值1.63%。二者差距巨大是通货膨胀带来的,也就是国内物价上涨带来实际汇率自然上升。因此,去年升值对抑制通胀效果并不理想。
行政限价调控。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一个多月的临时价格限制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有专家认为,它是一种短期有效、长期扭曲价格机制的做法,应该慎用。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通胀的“病根”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似乎应该从另外的视角来分析应对通胀压力。
加息仍有可能,如果未来数月物价仍居高不下,加息可能不得不再次出台。但多数专家建议采用不对称加息方式。存款利率上调幅度高于贷款利率,既可缓解负利率,又可防止资金成本上升过快。
紧信贷应注意结构变化。对于灾后重建、农业等贷款资金应予以保证。
财政政策应该出手。考虑到目前通胀的严峻程度和特征,不妨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直接补贴,以鼓励农业生产、严控征用耕地、推广农业新技术等。农业补贴是多数国家保护这一弱势产业的主要手段。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理应为保证民生和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数量调控继续进行,还可以考虑采用新的货币回笼工具。升值应适度加快,尤其是名义汇率升值应加快。(王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