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节后少数油厂陆续挂牌收购大豆,但市场反映平淡。春节过后,国内大豆产区交投清淡,其中黑龙江当地市场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能恢复正常,豆农惜售心理较为普遍,因而贸易商难以收到大豆,整体呈现有价无市状态,黑龙江东部地区主体收购价格节后报在4.60元/公斤,而受到库存水平偏低的影响,部分油厂只能提高成本来收购大豆,哈尔滨地区三棵树油厂节后开秤收购价格竟然报高至4.74元/公斤,较节前涨幅在到0.20元/公斤,但市场反馈该油厂的实际收购量同样有限。当地市场人士称,黑龙江多数地区大豆余粮数量不足20%,豆农手中几乎没有太多余粮,大部分集中在中间商手中,另外有消息称,黑龙江有相当一部分大豆是做为商品粮进入南方市场,做为油豆的比例较往年正常水平有所下降。
其次,进口大豆成本高企将会进一步支撑国产大豆价格。春节过后,国际大豆价格以及海运干散船运费的强劲攀升,抬升近月到港的进口大豆完税理论成本,也给国产大豆价格产生了一定的支撑。截至本周,美豆主力合约较2月初涨幅为6.5%,美湾至南中国的巴拿马干散船运费涨幅也达到25.56%,共同推高了进口大豆的到港完税成本价格,3月船期的南美大豆完税成本为5050—5150元/吨,3月船期的美国大豆完税成本为5310元/吨。而目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的大幅快速上行预计也将会推动大豆价格的走强。由于目前禽肉价格居高不下,在利润的驱动下,养殖业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且南方部分产区养殖户的仔猪补栏热情也有所增加,因而第二季度国内畜禽养殖前景仍然较为乐观;需求的预期转好以及进口大豆成本的不断高企,再加上产区大豆余粮的不断缩减,预计国产大豆价格仍将在供应进一步趋紧的支撑下维持坚挺走高的态势。
最后,CBOT大豆期价易涨难跌。2月19日,CBOT亚洲电子盘恢复正常交易,在原油走强、美元承压支撑下电子盘初继续以惯性冲高进行,主力合约期价突破1400美分,市场对于中国的旺盛需求保持信心,中国的雪灾引起的油脂价格的大幅上涨引发国内市场对原料需求预期的增加,而当日由于受中国需求强劲以及能源及金属市场上升,再加上美元走软等因素的共同提振,隔夜电子盘CBOT大豆期价再次创下新高。供需基本面长期偏紧难以改变,因而大豆的牛市格局应该继续保持。预计在南美新季大豆上市之前,国际大豆仍将保持高位盘整、稳步向上的态势。从而对国内大豆市场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