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粕市走势分歧区域特征比较明显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8-02-19
     受前期天气影响、月压榨量偏低以及油厂未执行合同量较大等因素的影响,2月份豆粕市场压力相对较小。而且经过前几个月的调整,油厂销售心态逐渐稳定。另外,CBOT大豆期市震荡上行及近期海运费上涨,也将给国内市场提供一定的支撑。所以,后市豆粕价格稳中趋涨的可能性较大,但上涨的幅度和时间仍取决于市场需求对粕市的支撑力度。

    美盘先涨后跌国内粕价整体上扬

    春节前受CBOT大豆期价快速攀升的影响,南方沿海地区部分油厂跟盘上调粕价,调整幅度在每吨(下同)20~100元不等,其中益海集团跟盘最为积极。

    2月13日,在益海集团的带领下,南方沿海地区豆粕价格继续上涨,而北方走势相对平稳,东北地区由于很多油厂放假,价格变动不大。但需方采购意愿也不积极,市场整体成交清淡,“有价无市”的状态仍在继续。

    据统计,截至2月13日11时,蛋白43%豆粕全国日平均销售价格为3680元。其中,主要产区油厂平均出厂价格为3651元,主要销区市场平均销售价格为3717元。黑龙江地区豆粕售价为3400~3650元,华北、山东地区3630~3700元,江浙地区3650~3700元,福建地区3700~3730元,两广地区3600~3630元。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由于春节刚过,豆粕现货市场暂时还未能摆脱节日气氛的影响,供需不旺的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日,但受运输、供需及买卖双方库存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区域走势分歧可能继续扩大。

    产区南涨北稳粕市区域分歧明显

    受区域供需差异的影响,南北地区豆粕市场走向依然存在很大的分歧。由于东北地区大豆供应状况日益严峻,油厂惜售心理继续增强。以黑龙江地区为例,当地大部分油厂计划开机时间均在元宵节前后,本月压榨量偏低给当地市场保持平稳提供了比较有力的基础支撑。而大豆价格的坚挺,使得当地油厂的利润状况并不是特别理想,低价惜售心理明显,大多数油厂均持挺价观望的销售态度。

    在缺少需求支撑的前提下,粕市上行的动力并不充足,市场依然处于僵持之中;与之相对,南方豆粕现货市场上涨势头比较强劲。以江苏地区为例,当地大部分油厂目前主要以执行前期合同为主,市场现货供应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给油厂挺价销售提供了比较有力的支撑。目前业内普遍认为,后期很可能会出现一波阶段性的需求高峰,可能会推动粕市继续反弹,这种预期也给油厂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支撑。基于当前南北地区明显的需求差异,区域走势的分歧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销区涨幅较小局部地区供应仍紧

    受产区价格上涨的影响,2月13日国内主要销区市场豆粕价格随市稳中上调,但调整的范围和幅度要小于产区。一方面,节日期间贸易商出货缓慢,目前主要以消耗前期库存为主,成本波动较产区有所滞后;另一方面,部分地区货源供应比较充足,贸易商仍以积极销售为主,在保证一定利润的前提下,仍以追求成交放量为主。其中山西运城地区豆粕价格保持稳定,当地代理商公开报价在3750元/吨左右,与节前基本持平。

    而长江流域豆粕价格稳中调整,江西南昌码头代理商月底合同预售报价为3720~3750元/吨,现货报价偏高,在3850元/吨附近波动,但货源不多。春节期间,当地粕价波动比较频繁,个别成交最低在3580元/吨附近。目前当地运输情况有所缓解,但现货供应依然比较紧张,大部分贸易商均以销售月底合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