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年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对食品和消费品价格进行管制。
今年1月上旬,36个大中城市豆油、猪肉、牛肉和羊肉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8%、43%、46%和51%。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通胀明显加剧,创下11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涨价促使居民从银行提款,投资股市和楼市,政府担心资产泡沫进一步加大。
海内外评论皆认为,作为抑制通胀努力的一部分,政府将在经济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手段上除了增加产量保障供应之外,同时对重要生活必需品进行价格监管,显示了政府控制物价的决心。
有国内学者对“干预”的收效表示怀疑。因为需要建立一个价格监督机制,所以,执行价格干预政策的成本很高。最后能管制的也许只是一些大企业大批发商而已。所以,这一价格干预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有海外媒体认为,对于在20年没有对食品和消费品价格进行管制期间发展起来的市场,政府将难以维持价格管制体系。
更令人担心的问题是,虽然农产品的价格可能降下来,但非农产品的价格,比如能源,继续走高。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相关产业的利润状况很难乐观,除非政府进行大量的补贴。因而,在价格干预和政府补贴之间,政府必须考虑平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