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来袭,国际期市受损。在国际市场,美国经济一直对世界经济尤其是世界金融走势起到风向作用,而近段时间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剧,花旗、美林等金融巨头相继发布报告,表明其经营出现巨额亏损,这直接导致金融投资者对美国整体经济的担忧,受此影响,国际众多国家期货、股票市场出现持续下滑,部分亚欧国家的多支股票出现跌停板,当然我国金融市场也未能逃离牵制,上证指数当日最大跌幅近8%,当然同为金融系统中的期货市场,也难逃暴跌命运。连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导致全球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出现持续性大跌,在部分时间段里,我国豆油、美国大豆等商品期货一度出现跌停板。面对美国经济衰退威胁,美联储紧急将利率降低75个基点至3.5%,这是自1982年8月以来下调利率规模最大的一次,但是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并没有使基金停止抛售的脚步,CBOT大豆市场于23日收盘时,出现全线跌停,油粕等品种也出现大跌,于是直接牵累我国期货市场,这样便波及了我国,使国内粮油现货交易心态相对混乱,植物油现货市场局部出现下滑。
进口大豆有限,豆类暂时压力不大。美盘出现跌停板,加之海运费用降低,使当前计算的3月份进口美国大豆理论到港成本降至4585-4676元/吨之间,较一周前理论值累计降低270元/吨左右。有消息称,美盘大豆跌停当日,吸引我国大豆买家采购了四船美国大豆和五船巴西大豆,若为真实,按照每船6万吨的标准,则有约54万吨进口大豆,而按照船运时间马上装运,到国内港口要预计在3月中上旬。最近几个月里,国际大豆价格一直偏高,我国每月进口大豆数量均较难达到预期2007/08年度进口总量3400万吨的8.5%,因此,在正常压榨与销售之下,这一进口大豆数量对国内并没有明显压力,不过若美盘持续走跌,国内大豆现货市场则要特别注意4、5月份的行情变化。
国内油粕趋弱,企业利润还算理想。由于我国国产大豆数量较为有限,近日东北以国产大豆压榨为主的地区,油粕等相关品种并没有随国内外期货的大幅走低而下搓,相反价格上仍保持着坚挺局势,同时,由于大豆原料、豆油等存货有限,企业在豆粕等销售不理想之际,纷纷通过期货、期权交易保证利润目标,而以进口大豆压榨为主的华东、华南等港口地区近期略显压力,一方面政府抑制大集团企业豆油价格上行,一方面养殖业恢复缓慢,豆粕需求难以放量,但是经过笔者长期跟踪数据显示,江南港口地区油脂企业大豆压榨利润长期处于200元/吨上方,当前损失一定利润以减少库存压力,也是近期油粕现货市场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国内大豆以及油脂企业豆油等存货的不断减少,近几个月粮油市场仍将处于高位运行。当压榨利润逐渐缩水以后,为保证企业利润稳定,长期消失的油粕间跷跷板效应有望重新回归,但是随着奥运会等盛事的临近,植物油远期需求理想将继续支撑我国相关产品市场的牛市状态,因此即使年后国内养殖业缓慢恢复,促进粕类转好,植物油等相关品种的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仍不大,因此,笔者认为近期国内政策调控与国际金融危机同时出现,并对国内农产品形成压力,实际来看仅是一次偶遇,并非真正的压力,更不是长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