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品种走势为:
小麦市场:呈现平稳—下降—上涨—回落走势。1-5月,小麦价格平稳运行在1580-1600元/吨;6-7月下降,最低达到1540元/吨;8月中旬小麦价格开始上涨,
至11月底价格达到1810元/吨,年末出现回落,年底价格为1720元/吨,全年涨幅达到8.86%。小麦价格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前5个月,国家定时定量销售托市收购小麦,保证了小麦价格稳定;6-7月小麦丰收上市价格回落;新小麦上市高峰期收购多元主体竞争激烈、小麦最低价收购活动、国地储小麦集中轮入、物价上扬以及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扬等因素,导致小麦价格初次上涨;11月份以后,国储小麦竞价交易投放量偏少,面粉销售进入旺季,厂家小麦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大豆、植物油价格猛涨,导致全国小麦快速上涨;12月份在国家加大国储小麦竞价交易投放量和降低底价的措施使价格出现回落。
玉米市场:呈现微升—大涨¬¬--平稳—再涨走势。全年平均价格在1380-1660元/吨之间运行,年底价格比年初上涨了280元/吨,涨幅达到17.39%。玉米价格如此变化的原因是:1-4月玉米价格延续了06年底的走势,受深加工企业收购积极,上调收购价格,质量较好的玉米短缺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基本在1380-1430元/吨之间运行;5、6月份受猪肉强劲上涨影响,玉米价格突涨至1520元/吨以上;7、8、9、10受南方产区新玉米批量上市,养殖业恢复缓慢影响,玉米价格较为平稳;11月底再次上涨,价格这到1660-1680元/吨,甚至一度超过小麦的价格。国家为平抑玉米价格,先后出台各项政策,包括上半年的严控深加工企业规模,控制出口;下半年的国储玉米批量销售、征收出口关税等,但受国内物价上涨,大豆、植物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仍一路走高直至年底。
大米市场:
呈现1-5月持续微幅回落、5月末短暂回升后平稳、8月中旬微升后继续回落走势。全年价格运行在2860-3040元/吨之间,年底价格在2960元/吨左右,较上年底价格下降70元/吨,跌幅2.31%。大米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东北稻谷供给有余,加上今年的丰产和质量好于往年,造成收购主体少,交易十分清淡,新稻谷价格也低于往年。
大豆市场:全年呈现一季度上涨缓慢,二季度平稳运行,下半年迅猛上涨走势。国产大豆年底批发达到4550元/吨,较上去年同期上涨68.5%。大豆价格全年上涨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初国际市场大豆行情震荡上扬及国内供给偏紧等因素,造成大豆价格的缓慢上涨;二季度南美大豆上市高峰期价格的震荡运行、国内进口数量增大以及国内豆粕销售困难库存压力较大等因素,使国内大豆价格进入一个平稳震荡时期;我国油料大幅减产、全球大豆减产和库存下降、国际能源危机、生物燃料的飞速发展、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造成国内大豆价格快速上涨走势。
食用油市场:全年一季度价格回落外的震荡迅猛上涨走势。具体表现为:一季度豆油价格回落,到3月中旬四级豆油、一级豆油价格分别降至6850元/吨、7030元/吨,为全年最低,季度末回升至7050元/吨和7300元/吨,分别较年初下降2.8%、3.4%,比去年同期高41.0%、35.2%;一季度之后,豆油价格一路震荡飙升,11月中旬价格突破万元大关后上涨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跟随国际市场价格一起多次创出历史新高,年底价格分别涨至11450元/吨和11800元/吨,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127.6%、126.9%。豆油价格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一季度国内豆油市场进入双节后需求淡季,加上南美大豆上市高峰期即将来临,我国进口成本有所下降;四月起,国内豆粕销售困境越来越大,国内压榨企业大部分停工,造成五一节豆油供给不足,豆油价格上涨;之后国际市场一直受年度美国大豆面积大幅减少导致全球大豆产量大幅降低的预期、生物燃料快速发展、原油价格上涨、豆油需求增长等影响,以及国内油籽产量大幅减产、CPI持续增长、全国整体物价上涨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下半年国内豆油价格持续上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