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通常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适时运用这一政策工具,能有效调控信贷的增长。笔者始终认为,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流动性继续过剩的情况下,利用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经济是最佳选择。
存款准备金率收缩的是商业银行的过剩流动性,能够起到抑制商业银行放贷冲动,防止信贷投放过多的作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针对的是商业银行,而不是百姓以及其他经济体中过剩的流动性,因此,不会影响居民消费,不会影响启动内需。而如果上调存贷款利率的话,则只是把社会闲散资金吸收到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因此流动性过多,就会产生信贷投放冲动,将进一步推动经济走向过热。同时,上调存款利率,不利于鼓励消费,影响启动内需;上调贷款利率,还会增加普通百姓住房贷款经济负担,有可能酿成房贷风险。
2006年以来,针对日益突出的流动性过剩及信贷投放过多问题,国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努力缓解这一矛盾。2006年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更是10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绝对数上调7.5个百分点,幅度从2006年的7.5%到现在的15%,调整频率历史鲜有。有机构预测,存款准备金率将会继续上调,并有可能上调到19%。然而,在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要防止由于准备金率过分上调,收缩商业银行过多流动性,造成商业银行突发短暂性流动性不足,带来突然支付风险。美国次级债危机中金融机构一夜之间由流动性过剩变为流动性吃紧是最为深刻的教训。央行、商业银行本身都要对此密切关注和检测,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及时调度资金、妥善处理。
其次,央行要处理好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给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带来的影响。15%的准备金率,就是说,商业银行每吸收1个亿的存款,有1500万被央行冻结。而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利率,三个月就达到了3.33%,而被冻结的15%准备金,央行按照1.89%支付利息,利差严重倒挂,增加商业银行利息成本,影响其效益。同时,一旦商业银行一时资金紧缺,可能被迫高息从市场拆入,这部分高成本资金,也对经营构成影响。
曾有专家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只有13%,但加上缴纳的5%备付金率,可能达到18%以上。但是,必须注意到,那时,只有四家银行并且都是国有专业银行,不是商业银行,对效益基本可以不关心。而现在不但四大国有银行已经成为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了,而且有众多股份制小银行、外资银行,对货币手段的使用给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影响不能完全漠视。因此,笔者建议,央行应适度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减少商业银行的效益损失。
此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会对楼市造成一定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被冻结了,贷款资金不足了,必然减少住房开发以及个人按揭贷款,对住房需求和供给都会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