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品种一强两稳
2007年秋粮上市以来,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全国粮食总产连续四年丰收,2007年粮食产量超过5000亿公斤,部分品种的粮食供求矛盾因此得到了缓解。从大豆、玉米和水稻三大粮食品种来看,2007年全球大豆产不足需,我国大豆产量也大幅下降,导致大豆供需紧张;全国玉米总产与2006年持平,玉米供求处在基本平衡的状态;国内稻米近3年略有增产,使供给偏强。而水稻需求也在呈阶段性增长,因此,今年全国水稻供需仍呈平衡状态。
记者从省粮食局了解到,受粮食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2007年,我省三大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行情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大豆强,玉米和水稻相对较稳。目前,大豆市场购销活跃,收购价格始终处于高价位,市场平均价格在4.30元/公斤左右;水稻市场购销平淡,收购价格同比下降,市场平均价格在1.56元/公斤左右(干粮);玉米开秤以来价格有所回落,目前价格与2006年同期基本持平,全省平均价格在1.30元/公斤左右(干粮)。
与之相对应,我省三大粮食品种的购销量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大豆不仅价格一路走高,而且销售速度飞快,如今豆农手中的大豆已售出八成以上;忧的是玉米、水稻两个品种的市场购销不旺,购销量比较少。目前,水稻收购主要以即收、即加、即走为主,大量采购储存的不多。玉米的大量收购也没有开始,现在主要是深加工企业的原料收购和部分贸易企业现收现销。佳木斯市郊区阳光水稻协会理事长李龙江告诉记者,这个粮食销售期来收购水稻的客商比往年少,收购价格也比较低。那些急于用钱和还贷的稻农卖粮很积极,现在大概已卖了40%的粮。其余的人依然在观望市场,他们都想等到价格升高时再卖。
2、诸多因素影响粮食市场
据业内有识之士分析,导致当前粮食市场平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007年年初以来国内物价指数持续偏高,国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粮食价格的宏观调控措施,加之一些粮食品种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这都使销区客户到我省采购粮食的观望心理增强,因此前期采购量比较少。四季粮食公司总经理史凤斌说,玉米新粮上市以来,市场价格高开低走,现阶段价格一直不稳定。所以很多南方客商来大量收购的不多,目前他们大多都是一边观望,一边等待玉米价格稳定下来。
由于2006年度一些粮食加工和贸易企业收购的玉米和水稻出现积压状况,粮食销售比较缓慢,导致企业亏损,这难免影响了2007年粮食收购的正常进行。而现在多数粮食企业担心亏损,因此不敢贸然入市收粮,其收购量自然也会减少。
铁路运力紧张仍然是制约粮食流通的老大难问题。尽管近两个月来铁路运量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一位粮食经销商告诉记者,他们与南方一些粮商签了很多粮食购销合同,一个月大约需要50个车皮的运力,而实际上只能得到1/10左右的运力。此外,由于今年农业受灾,生产资料涨幅比较大,农民的种粮成本随之提高,因此农民对粮价的期望值也比较高,粮食惜售心理强烈。
3、粮食市场将出现转机
为保护稻农利益,扭转我省水稻价格持续走低的局面,2007年12月10日我省在建三江、佳木斯、鹤岗、双鸭山、鸡西等地区陆续启动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我省执行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的企业——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林长平告诉记者,该政策对水稻市场起到了托市的作用,扭转了我省水稻收购低迷、价格自新粮上市以来不断走低的尴尬局面,促进了我省水稻市场收购价格的稳定和回升。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稻农销售水稻380余万吨,约占商品量的31%。
省粮食局农村处处长吕朝文分析说,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国家规定的我省水稻最低收购价为1.50元/公斤——2007年生产的国标三等质量标准的水稻)陆续启动后,我省水稻市场收购的底价已经形成,水稻价格不会再下跌。后期随着入市收购主体的增加,市场收购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从国内整个稻米市场来看,粳稻市场经过较长时间的疲软,近期开始趋稳回暖。2008年,国内稻米市场将保持稳中缓升态势。加之2007年我省大豆减产,大豆省外运销量将大幅度减少,春运后大米、水稻外运将比往年容易。
我省水稻另一个有利之处是,水稻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出米率普遍在68%以上,有的高达72%。按目前价格收购后加工成大米,其价格在2.40元/公斤左右,这个价格完全可以与销区价格对接,且有一定的盈利空间。而从铁路运输情况看,2007年10月和11月两个月销往省外的大米和水稻分别同比增加37万吨和12万吨,这表明销区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减少。
另据了解,国家为保护农民种粮利益,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08年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目前,我省玉米市场价格已初步形成。吕朝文认为,春节前高水分玉米的收购将进入高潮,市场收购价格将小幅波动,省内干玉米收购价格将稳定在每公斤1.24-1.30元的水平。而随着国家对畜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随着存栏的增量进入大食量期,春节后,饲料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因此,国内玉米市场将存在一定幅度的上涨空间。
4、春节前后将有卖粮高峰
随着节日逐渐临近,粮食消费量相应增大。加之经过前期玉米市场的振荡,目前省内玉米收购价格已趋于合理价位,农民待价惜售心理也逐渐减弱。因此,预计我省春节前后将出现卖粮高峰。
最近,省粮食局下发相关通知,对我省今后的粮食购销进行了战略部署。要求各地粮食收购企业以水稻、玉米两大品种为重点,尽快扩大收购入库量。对水稻,企业一方面要筹集资金开展原料收购,另一方面要主动与销区客户联系,吸引他们来我省开展委托收购;对玉米,各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广泛联系客户开展代收、代烘、代储的同时,还要抓住当前玉米期货市场价位较高的有利时机,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规避现货贸易收购的市场风险。
各地粮食部门还将坚持“三下乡”,为农民提供春季降水、储粮的技术指导,防止农民余粮因保管不当发生损失。同时,通过对市场粮价长期走势的分析,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支持农民备春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