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盘来看,牛市不言顶,外盘涨势未尽。近年的实践证明,外盘对内盘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从外盘走势来看,豆类的牛市依然没有终结的迹象。从2006年9月以来,大豆就没有缺少过炒作热点,从大豆玉米比价到大豆播种面积减少,从美国大豆产区干旱到后期的洪涝,从进口国需求强劲到豆油生物柴油概念等层出不穷。美国农业部则不断调低美国大豆单产、总产以及年度结转库存来“配合”不断上涨的豆类行情。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低走、原油价格破百、小麦价格创历史新高、玉米刷新11年来高点等等利好,刺激着豆类一次次刷新43年来高点,目前离1973年1290的历史记录仅一步之遥。
目前支持外盘上涨的理由依然存在,可供外盘炒作的潜在题材也相当丰富。一是需求旺盛,美国大豆出口增加。中国大豆的减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大豆的进口量不断增加,相应地美国的大豆出口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国政府为抑制粮油价格,采取降低大豆进口关税、集中大量进口豆油等手段,刺激了大豆进口量的增加,近几个月的月大豆进口量维持在300万吨以上。由于目前我国的采购来源地主要集中在美国,造成了美国大豆需求相当旺盛的局面。二是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增加有限。近34年来的高价格并没有刺激巴西、阿根廷大幅度扩大大豆播种面积。原因是原油价格的上涨造成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收益并未随价格同幅度增加。另外,美元相对于雷亚尔的贬值,也在压缩巴西豆农的收益。三是南美不确定的天气给大豆更多的炒高理由。目前南美大豆已基本播种完毕,但干旱依旧威胁着大豆幼苗。后期来看,天气专家纷纷预言“拉尼娜”气候模式将影响2008年上半年的天气,导致今后几个月南北美出现干旱的可能性增加。若没有风调雨顺的理想天气,市场中的基金多头就有足够的借口发动传统的“天气攻势”。四是原油、小麦和玉米等粮油价格的上涨将刺激大豆进一步上涨。原油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动荡不安的世界政治局势,不断刺激原油价格刷新历史记录。原油价格上涨一方面造成大豆的种植成本增加,另一方面豆油的生物柴油概念得以进一步挖掘。另外,CBOT小麦价格已经突破了1000美分关口,玉米则恢复了涨势,继续刷新12年来新高,粮油产品的整体走强也将促使大豆延续牛市。五是基金对大豆的炒作仍在继续。从历史上看,基金对商品价格走势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波大豆价格的上涨和基金所持有净多单数量的增加几乎是同步的。在8月份,基金持有净多单的数量一度减少,但近期则又呈不断增加之势,显示出其对大豆后市依然看好。
从内盘来看,国家陆续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对国内大豆期现货市场带来一定的利空影响,造成了豆类期货与外盘相比偏弱的走势。但笔者认为,政府对小麦、玉米调控的初步成功并不一定会在豆类上成功调控。玉米和小麦的供应主要依靠国内生产,在国家掌握大量储备小麦和玉米的情况下,政府有着庞大的调控市场的筹码,在国家加大抛售力度后,小麦、玉米期现货价格应声而跌。同玉米小麦不同,我国的大豆消费主要还是依靠进口,超过60%的对外依存度使我国对大豆价格的话语权很弱。比如取消出口退税、征收出口暂定关税等政策对大豆影响不大,因为我国的豆类出口量本身就极小,此政策对国内大豆的供应增加作用不明显。还有下调关税等政策,虽然会带来进口量的短时间增加,从数量上满足了国内需求,但外盘却依此为理由拉高期货价格,进口价格的上涨使得因关税降低带来的成本减少消失殆尽。还有促进国内油料生产的政策从长期会增加国内油料供应,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国内油料依旧是产不足需。
从国内盘面上看,大豆的总持仓量在11月中旬以前一直是处于缓慢增加状态,一度达到110万手之多,而此后则呈减少趋势,曾接近60万手的低点,显示出资金对大豆的参与程度在降低。这也是造成近期外强内弱的原因之一。2007年12月以来的上涨表现的比较犹豫,虽然维持涨势,但几次高开低走,对做多热情杀伤力很大。盘面上看,大豆行情似乎已经进入空头的势力范围。但慢牛依然是牛,在目前大环境仍然为牛市的前提下,盲目摸顶风险将巨大。(赵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