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中国购买美国大豆,抬高中国CPI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1-02  
      证券市场周刊12月31日:2007年5月,为了给即将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送上一份厚礼,由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带队的中国贸易投资合作促进团紧张地穿梭在美国各大城市中。

    其中大豆采购团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与美国大豆出口商签订27份采购合同,总共向美国购买3亿蒲式耳的美国大豆,相当于826万吨,为美国历史之最。其中当即签订的8家美国出口商的15份大豆采购合同数目为2.09亿蒲式耳美国大豆,相当于576万吨,总价值约20.7亿美元。交货日期是在2007-2008年度。

    随后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份带有“礼物”性质的合同带来的就是中美两国期货市场大豆价格的持续飙升,而导致的是整个产业链的振动,甚至包括中国CPI的一轮轮悸动。

    “美国农民正积极努力地耕作来完成中国的采购数量。”美国大豆基金会主席埃里克(Eric Niemann)表示,“对于中国的大举采购,我们感到非常兴奋,相信今后我们会更好地满足各方的需求。”

    “大豆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一家国内粮油企业的经理告诉记者,“向消费者转移成本是唯一的方法,毕竟色拉油的消费弹性在临界年节的时候非常低,就是国内消费者买单吧。”

    2007年12月,美国期货市场大豆价格创下了34年来的历史新高,而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份预测,2007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400万吨,较上年的1597万吨降低197万吨,降幅为12.32%,这显示年度国内豆类供需偏紧格局未有根本改变。 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合约的交易量屡创历史纪录,大量原来没有参与期货交易的榨油企业因为不堪价格上涨过快而纷纷入市套保,更多的散户投资者更是看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长线做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