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零售终端的价格上涨虽给不少压榨企业带来发展壮大的机会,但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整个行业的整合仍然有限,中小企业难享行业盛宴。
银联信分析:
2007年受到油脂原料减产、下游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国际、国内油脂价格大幅上升,从而提升了油脂行业尤其是上游行业的景气度,但高成本下的行业景气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同时,由于国内的寡头垄断现状,因此,油脂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很难借此发展壮大。
一、油脂行业景气度上升
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在于全球食用油原料大幅减产。2007年中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880万公顷,比2006年下降了5.17%;大豆产量为1440万吨,比2006年下降了9.81%;2007年中国油菜子播种面积为648万公顷,比2006年减少5.95%;油菜子总产量为1200万吨,比2006年减少5.13%。在国际市场,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约15%。而我国所需大豆有2/3都需要进口。据悉,2007/2008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占到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45%,这一比例几乎是上个年度的一倍。据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信息显示,今年大豆收购价格上涨55%,菜子油上涨幅度也接近48%。
国内食用油市场从去年11月开始涨价,到目前为止,今年花生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6%至30%;菜籽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5%;大豆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3%至36%。
二、行业集中度高,中小压榨企业发展空间有限
食用油行业繁荣可以给中小压榨企业一个复苏的机会,但是空间有限。自从2004年的行业整合后,我国食用油行业市场份额已经相对集中在嘉里、中粮等少数大型企业集团手中。这种集中在嘉里粮油和中粮先后重组后显得更加明显。2006年3月,中粮和中谷粮油集团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两家国有粮油流通企业,正式合并重组。合并之后,形成粮油业内规模空前的“航空母舰”,涉及资产总额高达700亿元,足以与美国邦基、法国路易•达孚等全球粮油巨头抗衡。
中粮和中谷粮油集团合并后不久,嘉里粮油的外方股东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又决定由丰益国际全面主持嘉里粮油的生产和经营。除了嘉里粮油外,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还将旗下相关粮油业务与丰益国际合并。不仅如此,丰益国际还相继收购其母公司丰益控股的食用油相关业务,以及其与ADM在中国共同投资的中国国内最大的豆压榨企业——益海集团。丰益国际打造亚洲最大粮油集团的意图非常明显。
整合后的丰益国际规模与并购中谷粮油后的中粮集团不相上下。于是,国内食用油市场两大寡头并立的局面迅速形成。这种局面短时间内难以打破。
中国食用油约有近600个品牌,但整个市场约有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占总数7.5%的企业手中。其中,“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品牌就占据了约42%的市场份额。而“金龙鱼”、“福临门”分别是丰益国际、中粮旗下品牌,不仅如此,丰益国际和中粮都间接或直接参股“鲁花”。
三、信贷风险提示
1、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缺乏优势,商业银行应注意其经营风险。由于目前产销两旺的局面很大程度受原料减产影响,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上游极易产生供应链断裂,生产不稳定性强,且下游市场面临国内寡头垄断,因此,其经营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
2、中小压榨企业发展空间极其有限,扩张加剧信贷风险。目前中小油脂企业在原料涨价以及寡头垄断的夹缝中生存,决定了其发展空间的巨大局限性,且不计下游市场占有情况,在目前油料价格飞涨的情况下,中小压榨企业很难抢占原料市场,扩张项目产能极易无法达到产能设计要求,较高的闲置率无疑将加剧扩张的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