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北京顺鑫农业小店原种猪选育场场长 潘永杰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猪肉价格大幅度上下波动,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国家也采取了补贴母猪生产等重大措施稳定生猪生产。至入秋时节,在生猪存栏、出栏迅速增加的基础上,猪肉价格基本上稳定下来,并开始下降。但是,反映在价格指数中的猪价涨幅依然存在,猪肉价也并未如一些消费者所期待的那样回落到持续多年的低水平。而且,入冬以来猪肉价又有上升迹象。由此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今年以来的生猪高价位对养猪生产的拉动作用是否充分,从而养猪生产是否有加快发展的必要和相应的市场条件。为此,本期对话邀请了全国种猪业资深企业管理人士、拥有20年专业养猪经验的潘永杰先生进行探讨。
主持人:在今年猪价拉高的条件下,养猪生产的经营情况如何?
潘永杰:现在已近年底,我们正在对今年以来生猪市场和养猪场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北京养猪业的情况比较特殊,养猪以种猪生产为主,70%以上的企业是搞种猪的。一般来说,经营种猪的效益水平要高于育肥猪生产,但是,即便如此,从我所了解的北京种猪业的情况看,去年80%的猪场是赔钱的,而今年80%的猪场是挣钱的。事实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猪场才普遍处在盈利水平,而上半年亏损的猪场仍比较多。
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在于,今年的生猪价、猪肉价虽然高,但是种猪市场并没有相应地拉动起来。原因在于,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内,许多农民养猪一直是赔钱的,由此,虽然猪价提高,但农民普遍担心猪肉价提高之后还会再低落。因为养猪生产周期长,对自繁自养的生产者来说,从母猪繁育到育肥猪出栏的时间长达一年半,若进猪时的价格高,养成后生猪价格又掉下来,势必陷入成本高价、销售低价的亏损困境。出于这种反周期的经验判断,养猪户对增加生猪存栏大都持观望心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种猪销售量并不理想。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场一年的种猪销售量在4000头左右,而今年的实际销售量为2600头左右。当然,生猪价上升对种猪价的提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2004年到2005年,一头种猪卖到1000元左右,今年以来,由于一头育肥猪的售价达到了1500元至1600元,从而一头50公斤至60公斤重的种猪也相应卖到了1600元至1700元。这样,综合考虑种猪价格和种猪销售因素,今年猪场的效益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从今年的生猪价格、成本、销售情况看,何种生猪价格水平对生产者比较合理?
潘永杰:就养猪成本和收益而言,现在出栏一头100公斤重的生猪的毛收入,减去各种成本费用后,利润达到200元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有助于生猪生产持续发展,保障市场上猪肉供求平衡的稳定。从出栏一头猪赢利200元的要求出发,以北京地区规模猪场的一般运营成本计算,比较合理的毛猪价格不应低于12.2元/公斤至12.4元/公斤。由此,计算价格上涨幅度时,用现行价格比对去年同期价格固然重要,但是,用现行价格比对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合理价格应该更为重要。
对于今年的猪价,不能只看猪价波动的高位价格,不考虑低位价格。对生产者来说,猪价波动中的平均价格走势才是有实际意义的价格。上半年4月份之前,猪价是低的,在每公斤10元左右,到七八月份高了一阵,后来在国家政策干预下,猪价又低下来,生猪高价位持续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北京的生猪价曾涨到16
元/公斤,随后降到12.4元/公斤,从11月中旬开始,价格又再度上涨。总体分析今年的价格变动趋势,我们估计今年市场上的毛猪平均价格在14元/公斤左右。在这个价位上,养猪效益并不象七八月份生猪高价位所给人的印象那么高,从而规模猪场、散养农户对生猪生产风险的顾虑还是比较大的。此外,由于2006年猪病的发生比较普遍,因而今年农户进猪补栏较谨慎,害怕引进的猪带来猪病。
主持人:目前养猪成本的上涨趋势明显,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哪些成本上涨因素更突出?
潘永杰:现在猪肉价格走高,有多种成本因素推动。首先是玉米为主的原粮价格上涨,其他饲料产品如豆粕、进口鱼粉、饲料添加剂也在提价。2006年,玉米价格为1.24元/公斤至1.26元/公斤,今年涨到平均1.6元/公斤以上。进口鱼粉价格由原来的5000元/吨最高曾涨到9000元/吨,豆粕价由过去2000元/吨涨到3000元/吨以上。这样,仅饲料成本这一块,农民的养猪成本也在11.4元/公斤至11.8元/公斤。标准化规模养猪场的饲养成本要高于农村散养户,成本价应在12元/公斤至12.4元/公斤。比之于今年市场上14元/公斤的生猪平均售价,一头猪的利润将够200元。所以,我们认为今年以来14元/公斤的平均价格是合理的。一些消费者不理解这一点,原因在于消费者对高价位的感受较强,而对长时间的低价位习以为常。总体来讲,今年主要的涨价波动有两次,高价位持续时间很短,其余时间的市场均处在较低价位,故而今年以来的生猪平均价格并未超越14元/公斤。
主持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生猪生产自不例外,由此也带来了成本的增加。
潘永杰: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扩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80%以上的猪场都增加了对环保的投入。从一般情况看,一个万头猪场的环保设施投入需要50万元至60万元,更好一点的设备需投资70万元至80万元。在环保设施投入外,环保设备的运行费用也是很高。以我们场的实际情况来说,每月的环保运行费均在两万元左右。另外,为确保生猪健康,现在防疫费用也明显增加。例如,现在一头猪要打七种疫苗,猪场消毒由过去的每周两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周4次。
防疫支出的增加和环境的改善,有效地保障了猪肉品质的提升。例如,以往视为畜产品品质难题的药残问题,已在养猪生产中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主持人:下半年以来生猪生产恢复得很快,但是从近来价格变动情况来看,供求关系依然有些偏紧。那么,估计生猪生产的增长还将持续多长时间,才能彻底扭转供求关系偏紧态势?
潘永杰:在现代化的生猪生产体系中,生猪存栏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猪产销量的增长。从我们场的种猪销售来看,虽然7月份活猪价就已升到高位,但是种猪销售量仍远远低于正常销售水平,直到10月份,种猪的月销售量才刚达到每月售出300头的正常水平。我们场的种猪销售趋势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就此而言,由于种猪补栏相对缓慢的制约,生猪存栏量的增长还远未到位。要迅速扩大猪源,应从种猪市场着手,买种猪的人多了,母猪繁育总量才会增加,最终实现育肥猪上市量的逐步增加。
从这一分析出发,估计明年年初的猪肉市场还会在高价位运行,因为到目前为止,生猪生产依然处在恢复性增长阶段,从而生猪供应依然无法超出刚性的消费需求。从积极的角度看,10月份种猪正常销售量的恢复,表明农民养猪积极性已经重新高涨。就今后一个时期的猪肉价格走势而言,估计在春节前还是稳中有升,价格可能会维持在17元/公斤。生猪供求关系偏紧态势的彻底解除,最迟会在明年10月份达成,市场供应量会有一个明显增加。但是,要说明的一点是,明年生猪的综合成本还会有明显增长,尤其是人工费用的增长已成定局。按照新的劳动合同法,明年我们场的人员工资将每人每月增加200元。成本增加,势必推动生猪价格上升。在今年的生猪价格波动中,成本上涨因素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强。因此,生产者单纯由供求关系来考虑价格变动,已无法适应新的市场形势。
总之,明年的养猪效益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同时明年成本的增加也是确定无疑的。在这一形势下,农户散养量的增长是有限的,因为农民的就业渠道更多了,与其在家养几头猪不如出去打工,而养猪成本的增加也对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由此,规模化养猪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有在规模化养猪的基础上,生猪的价格、供求总量平衡才能实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