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豆油资讯 » 正文

油脂油料结构性上涨势不可挡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2-20  
     近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大豆、豆油、豆粕、菜油、菜粕以及棉籽、棉油等大部分国内油脂油料产品都发生理性回调,但下跌的幅度并不大。而且步入11月中旬之后,油脂油料行情再次止跌反弹,凸现出市场强劲地抗跌能力。本轮油料油料“大牛市”已经维期一年,尽管整体价位创新高,而且多数品种价格已经高出历史次新高近50%,但至今整体市场行情没有溃退的迹象。可见,本轮油脂油料大涨行情已经明显区别于2003-04年度的冲高回落,“暴涨之后暴跌”的行情。油脂油料强势逐渐与其它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其结构性上涨之势已经似乎不可阻挡,也极有可能给国内相关厂商带来商机。

    油脂油料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价值正进行理性升华

    以前,油料作物多经压榨之后,榨取油脂供人们食用,粕等产品多用于作肥料,畜禽用饲料量很少。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持续改善膳食结构,饭桌上出现更多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以豆粕、菜粕、棉粕为原材料的饲料需求大幅增加。而且,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粕产品中蛋白质含量高,可制取食品、保健品、衣服等多种产品。从油脂产品来看,目前人们也不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食用,油脂产品逐渐向多元化、高档化发展,油脂产品更加注重健康和营养,扩大了油脂产品的需求面,从而使油脂油料供需关系逐渐紧张,推动整体行情的不断上涨。尤其是在高油价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压力下,包括中国在内二十余个国家政府鼓励生产以乙醇为主的生物燃料。随着生物燃料产能的扩大,拉动了油菜、棕榈油等油脂油料产品的需求量,一些农产品出口国国内需求增加,出口数量随着减少,国际市场价格也因之上升。而目前,我国60%的油脂油料依靠进口来满足,国际油脂油料行情大涨,不是人为干预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可见,当前的油脂油料生产“工业化”程度越高,其使用价值也正在得到相应的提升,结构性上涨不可避免。

    油脂油料全球供需紧张,需要市场价格进行反映

    由于各国政府制定的生物燃料目标过于雄心勃勃,全球油脂油料市场形成结构性的缺口。《油世界》指出,2007/2008年度全球豆油产量为3952万吨,将低于同期的消费量4002万吨,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2007/2008年度全球豆油供不应求的状况将使得全球豆油库存降至363万吨,而上一年度期末库存为411万吨。2007/08年度全球大豆供应总量预计为2.948亿吨,上年为2.985亿吨。总用量预计为2.403亿吨,上年为2.264亿吨。加工量预计为2.12亿吨,上年为1.971亿吨。预计期末库存为5450万吨,低于上个年度的7210万吨。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23%,低于上年的32%。美国农业部的预测较油世界预测偏低,整体上供应偏紧的趋势是一致的。尤其美国期末库存将至4年来的低点571万吨。因此国际大豆价格一直上涨并且屡创新高。油世界预计2007/08年度全球油籽库存为3.91亿吨,低于 2006/07年度的历史高点4.04亿吨。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称,截至2008年9月底,全球 2007/08年度的油籽期末库存将比上年减少21%。今后由于生物燃料需求增长,国内外油脂油料结构性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世界油籽以及植物油(包括大豆、葵花籽、棕榈油)市场将会在未来数年里上涨。

    结构性上涨,有利于繁荣油脂油料市场

    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由每桶不到20美元急剧上升到近期接近100美元的水平,全球能源危机浮现,各国都加快了发展替代能源工业。在这方面,以美国和巴西为代表的重要农产品出口国表现最为积极,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如美国对乙醇生产的补贴。由于燃油上涨较高,油脂油料生产能源的利润丰厚,生产者将更多的土地资源投入能源作物生产,这使得土地竞争越来越激烈,与粮食之间的矛盾将不断升级。油脂油料只有提高价格,增加利润空间才能取得绝对的投资优势,使其市场得到繁荣。据了解,中国从2001年开始发展燃料乙醇,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巴西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据中粮集团生化能源事业部研发部副总经理高纯林介绍,2006年中国生产了132万吨燃料乙醇,替代车用汽油123万吨。掺有10%乙醇的乙醇汽油已在中国5个省份的全部及4个省份的27个市进行试点,乙醇汽油调和能力达到1020万吨。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创新高,欧盟生物燃油9月25日将进一步扩张。几乎所有成员国都在计划增加投资,尤其是德国、法国和西班牙。2007年全部产能9月25日将达到800万吨,实际产量达致450万吨。近日,阿根廷修法,通过的生物燃油法鼓励从大豆中提取植物油,与传统燃料混合生产生物燃油。生产企业今后将可以使用乙醇作为生物燃油的混合成分。同时,政府将对生物燃油生产企业给予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另外,世界其它各国生物燃油生产都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剧油脂油料市场供应紧张程度,从而促进其价格长期稳定的增长。

    外盘结构性上涨已经严重分化, 期货步入新的炒作阶段

    按常规而言,油脂油料行情的涨跌与经济发展状况是密不可分的,股市涨跌将决定经济形势,从而可能波及油脂油料期现价格,但近来在外盘却出现了迥然两样的形势。美联储决定降息0.25个百分点之后, 由于未达到投资者预期目标,市场明显失望,美国股市大跌,当日收盘时三大股指下跌幅度全部超过2%,道琼斯指数下跌近300点,之后又再续跌势。自美国次贷危机第三季度集中爆发以来,市场出现高风险兆头,美国股市主要依靠美联储下调利率支撑,市场人士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逐渐增加。与此同时,以大豆为代表的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却仍强势依旧,屡创新高。近日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了修改后的能源法案,确立了新燃料使用效率标准,该法案还鼓励提高生物燃料年产量,使其到2022年以前能达到360亿加仑标准。尤其是人们对南美产区旱情的担忧,使CBOT市场步入新的炒作阶段,12月14日,大豆近月期价创出合约新高,1月大豆开盘1148美分,高点1164美分,低点1144美分,收盘1157美分,上涨11美分;1月豆粕收盘325.90美元/短吨,上涨4.30美元。油脂油料行情走势逐渐与股市场发生分化,投机基金也将伺机大量进入期货市场,将油脂油料期货推向新高,以中国主要依赖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的现状,国内油脂油料价格不涨都难。

    国家调控主要防止全面通胀,结构性上涨仍有望延续

    据了解,今年8、9、10、11月的CPI上涨率分别是6.5%、6.2%、6.5%、6.9%,达到连续4个月超过5%的态势,根据货币经济学理论,已经可以视为通货膨胀。但从构成比例来看,通胀条件并不具备,以11月份为例,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6%,油脂价格上涨35.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8%,猪肉上涨56.0%,其它方面则占比例不大。而且,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4%,其中,服装价格下降1.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2.6%;市区交通费价格下降0.3%;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7%。可见,当前国内物价上涨仅属以油脂油料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而国家调控的任务就是采取措施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经过数度金融以及国储竞拍等多种手段调控之后,国内油脂油料仍然保持强势,凸现出国家调控的有序性。如此以来,只要油脂油料价格不再过度膨胀,国家干预将相对缓和,反而有利于后市行情稳健上涨。

    全球通胀压力大,明年大豆将继续领涨油脂油料市场

    从市场环境来看,全球通胀压力则成为油脂油料价格发生结构性上涨的温床。据统计,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小麦价格涨幅为112%,大豆涨幅为75.1%,玉米涨幅为47.3%,直接给油脂油料市场形成拉动。 而且通彻已经是当前全球的普通现象,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各地的通胀指标都达到数年甚至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该国11月份CPI环比上升0.8%,远超过10月份的0.3%,为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则上升了0.3%,为1月份以来最大升幅。欧盟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份的通胀率猛升至3.1%,较上月底公布的初步预测值高0.1个百分点,是自2002年欧元流通以来的最高纪录。而今年10月份和去年11月份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6%和1.9%。在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可谓通胀最厉害的国家,截至12月10日,俄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11.1%。随着全球通胀指标的不断推高,为油脂油料价格持续上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拉高了消费市场对油脂油料价格上涨的承受空间。由于种植面积下降以及生物燃料需求上升,2008年和2009年全球大豆市场紧张程度进一步加深,有望继续领涨国内外油脂油料市场,增加人们对相关领域的投资兴趣。

    油脂油料高位震荡再所难免,相关厂商可逢低购进

    当前国内油脂油料上涨有气候因素造成产量下滑、能源上涨导致部分农产品向生物能源转化、货币供给充足、养殖业好转带来需求上升、人口增加导致消费需求上涨等多种原因。而且由上分析可见,油脂油料结构性上涨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国家调控虽然不能全面制止行情的上涨,但国家后续措施仍在相继出台,每个政策的实施都将给市场造成波动。另外,美国股市、期货市场也在次按危机笼罩下,市场反映敏感,行情波动再所难免。尤其是CBOT市场已经步入“天气市”的炒作阶段,给国内外市场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总之,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后市国内油脂油料行情将维持高位震荡、波动行情,相关厂商尚不必有暴跌的顾虑,应该逐渐适应新的市场形势,逢低购进,保持良好的营销状态,以确保国内油脂油料市场的充足供应。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