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取消粮食出口退税:平抑粮价心理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2-20  
     12月18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宣布,从12月20日起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制粉的出口退税,共涉及84类原粮及制粉出口产品。

    财政部表示,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目前粮食价格水平,缓解贸易顺差。此前,这些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多为13%。

    这一政策当即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消息公布当天,郑州和大连交易所大豆、豆粕、豆油、玉米、小麦等几乎所有涉及到的主要期货品种价格全部下跌,其中豆粕更是出现大跌。

    "财政部的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国际粮价高涨的风险通过出口环节被传递到国内,并且稳定国内对粮价的预期。"国务院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表示。

    影响心理预期超过实际效果

    按照财政部的通知要求,对于12月20日以前签订的价格不可更改的合同,可以在12月31日前到税务机关备案,在2008年2月29日前准予按调整前的出口退税执行,未备案的合同从12月20日起就被取消出口退税。2008年3月1日之后,所有合同出口一律按照调整后执行。

    这次政策调整从出台到执行时间很短,没有给出"缓冲期",外界之前也没有预期国家将调控粮食出口。

    一个月前,农业部公开表示,今年中国粮食连续第四年丰收,总量有望达到1万亿斤,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和水稻都获得了增产,中国粮食储备充足,粮食安全完全得到保障,显示目前中国粮食供应并未出现缺口。

    同时,进出口在中国粮食总量中,一直占据较小的比例。2006年中国粮食进出口总量为969万吨,仅占当年国内消费总量的1.9%。其中小麦2006年出口111.41万吨,占当年总产量的1%左右;大米出口123.7万吨,占当年总产量的3%左右;玉米307.05万吨,占当年总产量的2%左右。而大豆近年来更是一直维持逆差,出口非常少。粮食类产品进出口对国内市场供求的影响相当有限。

    但是,今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中国粮食出口也随之上扬。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11月,中国共出口大米113万吨,增长5.8%,玉米487万吨,增长85.3%。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小麦。今年由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干旱而造成小麦大幅减产,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不断冲高。进入12月,芝加哥期货交易市场的小麦屡次冲破10美元/蒲式耳大关,达到历史新高,比年初上涨了两倍多,相当于367.5美元/吨,也就是超过2700元人民币/吨。而目前郑州交易所强麦品种尚在2000元/吨左右,国内外价差明显。

    在巨大价差的诱惑下,中国小麦出口猛增,据海关总署统计,中国仅10月就出口小麦13.6万吨,比去年增加630.2%,1-10月出口累计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6.5%。

    这些数字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担忧。"今年由于国际粮价高,小麦、玉米及其加工品、深加工品出口猛增,从根本上推动了国内粮价上涨的预期。"程国强说,"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在中国粮食连续第四年丰收、库存充裕的背景下,国际高粮价拉动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全面上涨的风险正日益升高。"

    但程国强承认,与国际上一些农产品出口大国相比,中国取消出口关税,其稳定粮价上涨预期的心理作用,可能大于对实际交易的影响。他说,"此举在当前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对稳定国内市场预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际粮价致进口大跌

    中国并不是第一个采取政策确保本国粮食价格稳定的国家,农产品出口大国阿根廷在今年11月宣布,将大豆、豆油、豆粕、小麦、玉米的出口关税大幅上调。俄罗斯也宣布,对小麦出口加征10%关税,对大麦出口加征30%的关税。

    "出口退税的取消肯定会对玉米出口造成影响。"中粮集团进出口贸易部刘牟伊阳表示。但是她说,这一影响更多会从出口价格上体现出来,因为玉米出口实行配额制,如果国家要调控数量,直接控制配额发放就可以了。

    而进口层面,中国从10月开始,将大豆的进口关税从3%下调至1%,欧盟也在酝酿出台取消粮食进口关税的政策。程国强说,他个人认为,中国现在应该尽可能地多进口粮食。

    但是国际和国内粮食的价差问题,同样成为制约中国进口的关键。海关总署统计说,今年1-10月,中国进口大米、小麦、玉米及其制粉共128.9万吨,同比下降了58.6%,其中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降幅更是达到了63.5%。

    价差最大的小麦进口更是惨淡。12月19日,国家临时储存进口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举行,计划销售数量100万吨,其中辽宁、吉林、河北、江西、上海一半的分会场全部流拍,最主要的安徽会场成交率只有5%多一点。

    今年1-10月,中国共进口小麦7.9万吨,比去年同期降低85.5%,10月只进口了1065吨小麦,只占去年同期的1.5%。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玉米进口上,由于进口玉米到岸价比国产玉米高出数百元,企业毫无进口动力。

    "国际粮价已经进入了高价时代。"程国强预测说,如果明年澳大利亚等农业主产国不受自然灾害影响,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情况可能好转,但是长期来看,粮食价格都会在高位运行。而中国政府要做的,不是平抑粮价,而是保持粮价合理稳定,不要大起大落。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