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大豆市场 » 正文

商品期市是否已经由牛转熊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12-03  
      油价回落 金价下挫

    本周原油自99.11的盘中第二高位回落,周一收于97.70,之后呈下跌走势,因欧佩克增产可能性逐渐加大,但现在看来,油价已回跌至90美元之上,欧佩克的增产数量应不会太大,至少在此前传说的75万桶之下,而下限料在50万桶之上。在美元持续贬值,低库存水平及对取暖油需求的看好局面下,原油触及100美元下沿,本周回落受欧佩克增产预期及库存减少低于市场预期,但仍可看好油价上涨。

    加拿大管线运营商Enbridge证实其已经重开因爆炸而关闭的四条输油管线中的三条,另外一条也将在几天之内恢复正常。该公司还指出,目前上游生产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且其并未因此次爆炸而宣布不可抗力。此次爆炸令两名雇员丧生,最初令原油期货急升5%至每桶95美元上方,因该重要管线每天向美国中西部运输逾100万桶加拿大原油。美国政府表示,若炼厂有需要,则准备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提供原油。市场人士预计,OPEC12月5日的会议可能决定增产50万-75万桶。

    相较原油,沪燃油本周前期与其类似,但在周四遇低位买盘推动低开后强力上涨,周五沪油窄幅震荡,终报收于4020,下跌93点,持仓大减19590手,沪油有望跟随原油价格继续走高,后市有继续震荡走高可能。

    因油价走软,美元走强拖累,黄金期货价格周四在纽约市场下挫0.66%,收报795.1美元。

    国内方面,上海金交所品种AU99.95收盘在191.78元/克,比上一交易日(11月28日)收盘上下跌0.05%,盘中最高191.94元/克,最低190.50元/克,成交量2,962千克。品种AU99.99收盘在192.00元/克,比上一交易日(11月28日)收盘下跌0.62%,盘中最高193.00元/克,最低191.00元/克,成交量843千克。

    美元指数的强势反弹以及原油价格的走软均对黄金价格形成不利影响,不过由于美国次级债危机所引发的信贷疑虑将刺激更多的避险需求,黄金有望在更低位吸引到更多的买盘。不过技术面上,黄金价格已经跌破800美元的关键支撑位,下一步可能再探前期低点773.4美元。

    农产品 遭遇寒流

    本周农产品市场,受到多重因素压制,盘面出现较大变化。前期牛气冲天的豆类出现大幅下跌,小麦和玉米也因为比价效应拉动和国家调控力量增强而回落。食用油在供需紧张的现实状况与国家调控影响即将显露的矛盾中维持高位剧烈震荡。相对而言,白糖和棉花运行平稳,以窄幅区间整理为主。我们认为,目前尚不可断言农产品牛市的大厦已经倾斜,而且,品种之间的差异仍将主导后期的运行状态。我们认为本周周边环境上有三大变化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1.美元汇率在跌破75后,出现强烈的反弹。周二至周四,美元汇率对主要西方货币均有上升。即便是在美联储官员表示美元利率可能再次调低的情况下,美元汇率仍继续走高。从技术状态看,美元汇率极有可能突破8月16日以来所形成的下降通道。虽然美元汇率整体弱市没有改变,但在经历了连续3个月的大幅走跌后,技术上的强反弹已经成为市场期待的要点。由于国际贸易商品多用美元计价,处于历史低位的美元汇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支撑商品价格上涨的理由之一;

    2.原油价格在100美元关口出现大幅回落,且在周三跌破90美元关口,技术形态上出现“双头”的见顶迹象。作为商品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原油大跌,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了看涨人气;

    3.国内政策面上,宏观调控增强的信号和实质动作不断。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是国家近期发出的最为明确的调控信号。同时,在食用油、小麦和玉米上,国家加大向市场投放现货的力度。供应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

    政策环境和市场氛围都对多方构成压制。

    大豆和豆粕:由于来自政策面压力已经成为现实,两品种已经进入中级调整期。

    技术看大豆0809合约调整目标指向4143-4162调控缺口,下位为4080一线;豆粕0809合约则指向3000关口。但由于现货价格高企,全球豆类减产事实清晰,基本面依旧利多。后期两品种有望运行于大的箱体区间之中。大豆0809为4000-4500;豆粕0809为3000-3500。

    玉米和小麦:玉米和小麦在前期的上涨,受到豆类上涨的比价效应拉动是重要因素,传递顺序为大豆—>玉米—>小麦。在经过大豆价格下跌的反向拉动后,各品种将归于自身的因素主导。

    玉米:由于产区价格受到少数深加工企业提价收购的拉动,在短短1月内出现相当大的涨幅,大连为120元/吨,广东则达到240元/吨。但年内玉米供需关系均衡,现货价格已经出现虚高迹象,有回落要求。期价方面,0805合约在1800关口压力巨大,短期内难以有效突破,后期关注60日均线的上移速率,确认支撑后,方有做多依据。

    小麦:北方冬季降临和春节即将来临,面粉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小麦价格出现缓升。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交易,最近两周,成交均价上升到1525,成交率超过92%,原来的观望情绪已经消散。但国家也加强投放力量,从12月6日起,每周投放量从250万吨增加到350万吨。市场将处于需求与政策的再次博弈阶段。期价方面:强麦0805合约将维持于2000~2100的主流交易区间,由于需求旺盛,麦价重心仍将小幅提高。

    棉花:市场处于国内新棉上市压力不断释放的利空压力与博弈美国棉花来年大减产的战略性利多力量的对抗之中。由于期货相对现货的价差偏大,期价处于上下两难的格局,市场在等待时间化解新棉压力。大趋势上,棉花仍将上涨。

    白糖:同样,市场目前正在承受新糖上市的巨大冲击。但由于新糖报价为3600~3650元/吨,完全一步到位,没有有效压制价格的力量,同时,07/08榨季,国内消费环境将远好于06/07榨季,糖价在此将构筑跨年度上涨的起点。趋势上,白糖继续看涨。

    食用油:三大食用油——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

    国内市场处于现实的供应紧张状态与观望国家如何投放食用油储备的对持之中。要点在于:投放是否能充分满足需求?从目前得到信息分析,我们认为:国家投放食用油对市场造成的心理压力更甚于实际效果本身。

    豆油0805合约调控的目标指向9000关口,菜籽油0801则为30日均线。但经过调控后,食用油极可能在春节前再次创出新高。

    这是我们对农产品各品种的一些看法,大趋势上,我们认为棉花、白糖和食用油的后期向上运行态势相对清晰;小麦和豆类次之,最可能是区间震荡后,再次小幅走高。玉米则因为现货层面上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格局,而最为复杂。

    铜价 弱势难改

    本周综合铜借助美联储降息升温点燃盘中超跌修正能量,同时有市场分析人士对明年中国买盘的重新入市存在期望也掀动部分消费买盘的介入,铜价快速上扬直逼7000美元关口,尽管近期超跌能量释放早就盘面较为漂亮的V型反转走势,但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降息对于扭转经济衰退的大势仍存在疑虑,盘面总体仍然呈现空头格局,目前的上行仍只能确认为技术性反弹。

    从国内市场看,铜的现货价格本周末回到了60000元/吨以上,可以说国内的投机气氛的浓重可以从持续的超卖和超买中体现。市场的判断并没有问题,但关键短线资金在其中的运作导致市场的成交量放大,并触发止损。从而让非技术交易者蒙受较大的亏损。我们认为,从价值投机的角度考虑,铜处于上下皆有可能的状态,而锌在周末回落后,下周一0803开始的合约在19000元/吨以下,可以适量逐步的建立多头头寸。毕竟我们已经看到了18000元/吨以下的价格将受到消费买盘的关照,期望再度大跌的可能性很小。从季节性因素考虑,未来三个月也是锌的价格逐步向上走的过程。

    国内现货市场的高升水状况是导致短期沪铜价格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由于前期价格持续滑落,用铜企业普遍采取观望态度,而一旦价格在50000元附近企稳则采购热情再度被激活,也就是说近几个交易日的现货采购是前期一直观望后积累下来的买盘,这种买盘应该是短期内的表现,一旦买盘消失那么反弹有可能结束。另外,市场的惜售心理也给铜价带来部分支撑。

    沪铜随外盘大幅反弹,持仓量高于上周水平,但增幅不大,外盘的强劲上扬使得国内前期空头陆续获利了结同时部分贸易买盘也在近期大举介入,不过目前整体偏空的格局仍未得到有效改变,市场仍然容易重新走软。早盘沪铜主力发起对20日均线的冲击,上行势头较为凌厉,但上方60000阻力将较大,短空可暂避风头离场,观望。

    仿真交易 跨期套利

    受制于权重指标股的调整以及宏观紧缩预期的影响,沪深300指数震荡走低,周一开盘4936.1点,最高4954.18点,最低下探至4619.51点,收盘报4737.41点,周跌幅2.45%。

    在现货指数走软的情况下,仿真交易市场继续弱势整理,不过整体表现上来看,期指稍强于现货指数。IF0712合约于5000点处得到支撑,周五收盘报5267.8点,周涨幅1.91%,较现货指数升水530.39点;IF0801合约宽幅弱势震荡,周五收报5453点,周跌幅1.11%。

    本周基本面上偏淡,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显示连续三个月经济处于偏热状态,市场紧缩预期挥之不去。太平洋保险集团发行10亿股A股的计划以及中国中铁12月3日在沪市上市将分流市场资金。尽管基金景阳封转开获批,有望为市场带来新增资金,但因股市连日疲软,影响投资者信心,新增资金也将有限。而且中国石油周五再探新低,权重股左右大盘的做空动能依旧较强,股指上行的压力巨大。

    从盘面表现来看,仿真交易市场呈近强远弱的格局。在期现市场经过连续、大幅的向下调整之后,投资者预期市场已经超跌,逢低买盘使得近月期指合约强于现货指数。

    在仿真交易市场波动剧烈,震荡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无论做多或者沽空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果利用仿真交易市场来进行套利交易的演练,则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而且,期指近强远弱的格局也说明有相当多的投资者利用远月期指较高的溢价,进行卖远买近的套利交易。

    通过对比IF0712与IF0803之间价差(均以日收盘价计算)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市场趋势的波动,两者之间价差经历了由高到低再到高的过程。截至周五收盘,价差达到481.2点,即IF0803合约较IF0712合约溢价9.13%。如果单从股指期货定价理论来考虑,按照目前的利率水平,相对对于三个月的资金成本来说,9.13%的升水依然存在较高的套利空间。即通过买入IF0712合约、卖出IF0803合约,赚取资金成本与升水之间的差价。

    不过根据仿真交易市场运行的规律,远月合约在现货指数反弹的情况下,其反弹的速度与力度都将超过近月合约。且IF0712合约将要进入交割月,高达530余点的升水幅度也使得其上升空间有限。如果现货指数下周能企稳反弹,那么运用正向市场牛市套利策略,即买入IF0803合约、卖出IF0712合约将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随着股指的连续下跌,以及支撑点位渐行渐低,技术面上也存在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仿真交易操作上,建议尽量采取跨期套利,以规避部分风险。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